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发展现状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始终坚持以上海市经济工作的发展为指向,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情报研究与服务、编码技术研究与应用、质量认证与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化四大业务板块
(一)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实践科研为基础、服务为目的的科技服务型发展道路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以围绕上海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标准信息研究为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具体开展四个方面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一是开展标准化基础研究,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二是积极跟踪国外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动态,为各级领导工作提供有关决策参考;三是开展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应用研究,以满足企业、社会的标准需求,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四是进行有关标准信息工作发展的科研储备
十多年来,承担、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涉及范围广,针对性强,紧密配合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肯定
如承担的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技术标准数据库等课题,对上海市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具体的规划、指导和标准技术保障作用;开展的《主要产品出口欧盟、北美、日本的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数据库》,着眼于迎接“入世”挑战,以高新技术和出口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出口企业如何克服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二)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拓展标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充分发挥标准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作用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的各项服务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上海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政府、企业、大众为服务对象,努力发挥标准化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作用
院标准文献服务中心在充分收集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标准贮存的光盘化、标准检索的自动化、标准服务的网络化,能够向全社会提供查询、借阅、购买、代买、翻译、咨询、培训等一条龙的服务
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代码标识已在银行、税务、统计等众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代码对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作用
商品条码在商品流通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截止1999年底,发展上海条码系统成员总数5883家,为上海市乃至我国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和商业贸易自动化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质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技术交流等业务依靠雄厚的专家技术力量,开展冶金、化工、纺织、机械、信息技术和教育等众多领域的认证服务,为国内外各领域实验室提供有关咨询服务,并面向全国培训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审核员,对满足国内企事业单位在中国加入WTO后工作发展的需求,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推行规范管理、不断创新,为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多年来,始终把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与充实了一批标准化研究队伍
“九五”期间完成局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有10项
注重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开发和成果产业化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
注重规范管理与行风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2001年7月全院主体业务通过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2000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系统“文明单位”的称号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