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发展时期发展目前,工程训练中心每年主要负责全校 54个专业、5800多名本科生“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课堂教学、工程训练和电子工艺实习,训练总人时数每年约42万
在校办实习工厂建立初期,是以金工实习为主要实习内容,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下到车间进行车、铣、刨、磨、钳、铸、锻、焊等工种的实习,完成基本的金工实习内容
在“文革”期间,大多数的理论课程受到了冲击,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限,学生的金工实习以学工的形式体现,学生通过在校办工厂或校外工厂参加具体的生产劳动加上少量的理论学习,完成原有的实习内容
随着恢复高考制度,全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中心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刘友和教授的带领下,校内实习又重新担当了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重要实习环节的重任
这期间,开展了全校的金属工艺学授课和金工实习,其中金工实习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并进行从课堂讨论到模拟招标的教改尝试、双语教学、助理培训、实习考试改革、现代教育手段的研究与应用、1986年主办首届“现代工业培训国际学术会议”等,在金工界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声誉
随后,开发了课堂讲授型多媒体金工CAI系列课件,制作了金工CAI素材光盘,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实习试题库”的开发任务,参与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件”的研制,形成了我校金工CAI教学的特色,得到国内金工同行的认可
1997年“金工CAI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另外,学校针对当时电子科学技术的崛起,1994年针对电子类专业开设电子工艺实习课程, 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
1999年学校将金工教研室、电子工艺实习教研室、实习工厂合并组建了工业培训中心
与此同时,学校汽车工程学院为学生实习开设了车辆构造、发动机拆装的培训课程,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立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了工业安全培训与实习课程,这些举措为中心后来的拓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2年3月为了依托学校机械工程学科优势,将工业培训中心并入机械学院,实习指导人员归入实验系列人员编制;2007年12月随着学校学科大调整,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整合而成的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成立,原工业培训中心更名为工程训练中心,并将上述三个学院与工程训练相关的训练内容和项目进行整合,丰富了中心的训练内容,强化了中心的改革力度,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宽、更广的实践平台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已发展成为“理念先进、体制健全、内容丰富、管理到位、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现代工程训练中心”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