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中心历程2001年10月为贯彻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工程中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始探索工程教学新模式,实现工程培训、实践、科研能力相结合
在快速制造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双方开展了项目合作研究和交流,并注重把科研项目转化为机电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案例
2005年6月,与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合作,成立“Materialise公司软件培训中心”,将国外的先进制造软件引入到工程中心的教学模块
并通过社会培训扩大了影响、起到了辐射作用
2006年9月为贯彻钱伟长校长“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即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拆除院系专业之间的墙、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综合机自学院和工程中心机电工程设计部的资源,成立了“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并依托上海大学国家科技园区成立“上大—克莱机电一体化工程公司”,相关教师在承担教学培训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接机电一体化工程项目,至2008年6月,设计院已承接工业机器人应用、自动化装备生产线等各类机电工程项目100余项
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工程设计、制造、装备的真实环境带到工程中心,转化为机电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
这些工程项目有些直接是机电类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有些转变为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体系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工程中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训练、培训中心,而是集“工程教学培训”、“先进制造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研发”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工程训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其特征在于:从传统的金工、电工基础技能培训向“传统+现代”、 “基本+先进”、综合性的工程能力培养转变;从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科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训,到既注重面向全校基本面,又注重面向机电类学生高层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转变;从单纯的教学培训向教学、科研、工程研发相结合的综合工程能力培养的转变;从单纯的金工、电工教学队伍结构向技工、教师、研发人员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转变;从课堂教学模式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此外,为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环节、确保环境、安全和操作规范,工程中心在2004年8月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此后的时间内一直严格执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