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学研究中心附系简介主编:陈伯海副主编:朱易安、查清华上海师范大学唐诗学研究团队在陈先生率领下,经过三代人30年的努力,于2015—2016年推出“唐诗学书系”,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书系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基础建设工作:其一,目录学研究,即通过相关书目文献的广泛调查与考证,摸清唐诗学的“家底”,掌握从事唐诗学建设所需涉及的资料范围,并对一些重要书籍、版本形成基本的概念
其二,史料学编纂,通过广泛搜采历代有关唐诗的各种论评和研究资料,按一定的线索予以条贯组合,编排成帙,不但能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充实的一手资源,更可藉以发现并把握唐诗学这门学科赖以构建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进一步的学理提升

其三,理论性总结,乃是在汇集书目文献及历史论评资料的前提下,尝试就唐诗学学科的对象、性质、基本内容、结构体系、历史轨迹、演进脉络以及唐诗艺术的解析与品读方法等,作出一定的概括、论析,以形成能初步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唐诗学研究范式,为学界同仁们的继续深入研讨打下相应的基础
按照这一基本思路,书系包容了如下八种专著(共16册,960多万字):1.《唐诗书目总录》——在广泛查证历史记录和当今馆藏图书资料的基础之上,汇录自古迄今(截至2000年)有关唐诗的书目约4千种,按总集、合集、别集、评论及资料四大类分类编次,逐一注明书名、卷数、作者、朝代并加简要提示及各种版本著录(稀见版本加注馆藏),更以“备考”形式附著历代文献上的相关资料录后
此书价值在于大致理清唐诗学的“家底”,可用为进入唐诗学学科领域的入门向导
2.《唐诗总集纂要》——从现存历代唐诗总集(主要是选本)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集子130来种,各加千字左右的内容提要,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书名、卷数、编排体例、内容特点、世人评议、版本流传以及相关续书与仿作等情况,同时录存该集子与相关诸集里的各种有价值的序跋材料和类目小引文字,更附以部分评论文字缀后
俾使其能大致反映历代总集的概貌,为掌握唐诗“选学”(选本之学)的特殊性能与发展状况提供基本资源,既属唐诗目录学的进一步开发,亦属史料学上的一项重要建设
3.《唐诗论评类编》——调查上千种各类古代典籍,从中搜辑、摘录有关唐诗的论评资料,按总论、外部关系论、流变论、各体论、题材作法论、流派并称论、作家论、典籍论8大门类进行归类编次,大类中再分解成若干小类或更小的类别,挨个组成栏目
这不仅能为今人体认唐诗提供充分的历史资源,且能让以往唐诗学研究中业已形成的各个专题领域得到具体展示,甚至可藉以考察和发现各专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内在组合,使唐诗学这门学科所应具有或可能具有的总体布局构架得以呈现出来
4.《唐诗学文献集粹》——从历代典籍中择录有代表性的唐诗研究资料千余篇,围绕特定主题,组合成169个单元,每单元列正文一篇、附录文献若干篇,另说明文字一则用为提挈
各单元按时间顺序排列,计分唐五代、两宋、金元、明、清前中期和晚清民初六个时段,串合起来大体能显示唐诗研究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线索
本书与《类编》均属基础性史料建设,以一纵一横、一经一纬的方式编列唐诗学相关资料
前书重在显示各专题领域间的逻辑关系,本书则着眼于理顺这门学科演进的历史脉络;前书多取片语缀合的形式,本书则尽量录取全文或整段,便于全面观照所谈论的话题,此乃两书的基本的分工
5.《唐诗汇评》——唐诗研究离不开对唐人诗作的直接诵读与赏析
本书从《全唐诗》里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诗人500家及其诗作5千余首(占现存唐诗总量的十分之一,以期能具备《全唐诗》简编的功能),均附以诗人小传,并汇录有关评论资料分列各诗人、诗作名下,少者几则,多者达数十甚至上百条,既可用作大型唐诗读本,以面向广大唐诗爱好者,亦能为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极丰富、有用的参考资料
与前两种史料书相比,前者多录宏观层面的专题性论评,此书集中收辑具体诗人诗作的微观评议,相互区别而又共同配合
6.《唐诗学史稿》——在目录学研究与史料学编纂的基础之上,亟需从事理论性概括
《史稿》尝试从接受学原理出发,就唐宋以迄近代一千多年来的唐诗学术史(亦即历代诗家和读者对唐诗传统的接受史)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横向上涉及选诗、编集、注释、考证、圈点、品评、论说、习作多种接受形态,纵向上具体勾画唐诗学由萌生、成长、盛兴、总结以至蜕变、更新的演化轨迹,并力图发掘其内在动因,属国内论述较早且较完整的唐诗学术史专著
7.《唐诗学引论》——作为唐诗学原理的构建,此书围绕“唐诗是什么”、“何以是”以及“如何是”之类根本性理念问题,设立“正本”、“清源”、“别流”、“辨体”、“学术史”五个篇章进行深度开发研讨,就唐诗的基本质性与质态、所赖以生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文学传统、流变过程与分期标准、各类体式及其美学结构原则,连带学科发展的大致轮廓和内在线索等,一一作出初步归纳、总结,以期形成粗具现代意义与创新观念的唐诗学研究范式
本书因亦构成整套书系的理论纲领所在
8.《意象艺术与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基本上是一种意象艺术,唐诗尤然,故考察唐诗不能停留于外部的考据工作,还须进入其内在的意象世界
本书立足于意象艺术的一般原理,从把握诗歌创作的意象思维、意象结构和意象语言入手,进以就古典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和唐诗意象艺术的特点开展有重点的深入探讨,为领会唐诗艺术机能提示门径
这套撰著所包含的多种专书,各有分工而又相互配合,从目录学、史料学直至理论性研讨,将唐诗学的构建形成为一个系列,名曰“书系”
希望它的出版将有助于推进唐诗学的建设,促使这门学问日益发展成熟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