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研究开发

地理学报研究开发据2016年10月中国知网显示,《地理学报》出版文献量5113篇

 《地理学报》创刊80年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刊文比重分别波动在45%~75%、10%~40%之间,综合类论文波动在0~20%之间,地理信息类刊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显著上升,但占比一直在15%以下

 创刊至1949年,刊文最为突出的是气候、地貌、区域研究、人口等,该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有竺可桢的《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和《华北干旱之前因后果》、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和《中国之农业区划》、陈宗器的《罗布淖尔和罗布荒原》等

1950-1966年,刊文重点体现在农业地理、自然区划、地貌、冰川研究等方面, 代表作有竺可桢的《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黄秉维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任美鄂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罗来兴的《划分晋西、陕北、陇东黄土区域沟间地与沟谷的地貌类型》、陈吉余等的《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施雅风的《中国现代冰川的基本特征》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20世纪80年代,《地理学报》刊文的最大特点是人文地理的快速发展,许学强、周一星等带动着城市地理异军突起,陆大道提出的区域“点轴开发” 战略成为经典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傅伯杰、李秀彬、史培军等随着这一国际导向走在前列的地理学家的成果成为顶级高被引论文

另外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在这一时段开始升温,刊文明显上升

21世纪初以来,,LUCC研究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有关“碳” 研究受到重视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