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会发展状况

中国韵文学会发展状况第一次学术讨论会1984年11月19日至26日,中国韵文学会及其所属诗学、词学、曲学、赋学等研究会在长沙召开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出席大会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同志共二百余人

中国韵文学会成立

 大会进行期间 ,周扬同志和贺敬之等同志发出了贺信 、贺 电 ,表示热切的关怀和希望,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韵文学专家夏承煮 、 唐圭璋 、 王力 、 王起 、 钱仲联 、 缪 诫 、 程千帆 、 殷孟伦及香港饶宗颐 、 罗吭烈等先生未能出席大会 ,但都发出了贺 ’电 、贺信 ,并从许多方面提出积极的建议

夏承燕先生在贺信中说 :“中国 韵文学会成立, 不但是韵文学界的热切希望 ,也是周恩来总理的遗愿”

学会成立后 ,他愿以人民币四 万元, 作为词学奖金,定期由学会评奖 ,以促进词学的发展

 第二次学术讨论会继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之后, 以诗学研究会名义与湖南省古典文学研究会于1985年10月22 日至28 日,在湘西怀化市举行学术讨论会,对宋诗研究和清诗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傅漩琼、马积高、周笃文、文达三等同志作了大会发言

 讨论了1986年将于广 州召开的,中国韵文学会第三次 学术讨论会的内容及代表名单;《中国韵文学刊》 的方针及创刊时间;关于“夏承煮词学奖金”第一次评奖的时问、对象、原则等问题

 第三次学术讨论会1987年1月5 日至11 日,中国韵文学会在广东省肇庆市举了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围绕建立中国韵文学及韵 文创作的现状与前景等问题, 进行了讨论

 会议在回顾了以往对韵文学研究的成就和问题以后,提出了由学会组织力量编写 《中国韵文学》 和 《中国韵文发展史》的问题;并建议会后 即着手搜集材料,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会议对当前韵 文创作,主要是诗词创作的现状和前景,作了充分的估计, 乐观的展望

 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举行期 间,中国韵文学会召开了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就 1988年学会理事会 及所属诗学、 词学、 曲学、赋学等研究会理事会换届、会员吸收、学刊创刊、夏承煮词学奖金首次评奖, 分会设立及于1987年《中国韵文学刊》总第一期秋冬间举行赋学讨论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作出了决定

会议决 定增选黄施民、萧艾、 刘逸生为中国韵文学会理事,增聘杨应彬、 欧 初、 许士杰为顾问; 增选傅漩珠为《中国韵文学刊》主编 ,增选文达三为中国韵文学会诗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第四次理事扩大会 1992年6月初,在浙江省瑞安市委、市政府及瑞安市高楼区委大力支持下,中国韵文学会第四次理事扩大会在瑞安市举行

会上,副会长兼秘书长羊春秋向到会代表作了关于学会成立以来工作情况的报告,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陈贻焮、马兴荣、谢伯阳、马积高就诗、词、曲、赋的学术研究情况及未来展望作了发言,并就学会今后工作进行了研究

会议期间,本着健全、加强领导机构,增加新鲜活力的原则,由常务理事会提出有关候选人名单,经大会协商讨论通过,推举出会长及理事若干名等

 30周年纪念会11月8日上午,“中国韵文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暨第七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潭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诗词曲赋等相关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讨

 此次会议由中国韵文学会和湘潭大学联合主办

湘潭大学曾3次承办中国韵文学会相关会议

中国韵文学会于1984年成立,挂靠湘潭大学,拥有海内外学员1200余人

 中国韵文学会会长钟振振对湘潭大学为韵文学会的建立、发展、壮大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钟振振担任会长一职15年,他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根,韵文学作为这个根的一部分,是值得研究、弘扬与发展传承的

“值中国韵文学会成立30周年举办的此次研讨会,增加了纪念的内容,但最好的纪念是行动

希望更多的年轻学者成长起来,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