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六届年会2000年12月19-21日,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会议进行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并围绕“跨世纪国际关系的回顾与展望”这一主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部队院校和有关政府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与会代表提供了50多篇学术论文
在为期三天的讨论中,代表们各抒己见,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回顾与总结,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与新趋势、国际关系中的专门问题以及新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等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讨论
这次会议由暨南大学筹备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李道豫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大使等应邀出席会议,并和专家们一起进行学术讨论
同时,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将“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这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一届盛事
会议在完成各项议题,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成员后,于21日圆满结束
(附)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顾问: 陈翰笙 王铁崖 张之毅 蒋相泽 陈忠经 卫林 石磊 鲁毅 王贵正 刘同舜吴机鹏 唐承运 王德仁 武世民会长: 杨福昌(2002年4月起)副会长: 顾关福(常务) 傅耀祖(兼秘书长)方连庆 周荣耀 朱瀛泉 俞正梁秘书长: 傅耀祖常务理事: 方连庆 冯特君 亓成章 顾德欣 周荣耀 陈文波 傅耀祖 俞正梁 朱瀛泉王斯德 陈显泗 李晔 周青 张骥副秘书长: 赵怀普理事(按姓氏笔画)丁诗传(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于宏君(中联部)亓成章(中央党校)于春苓(哈尔滨师范大学) 方连庆(北京大学) 王庆海(吉林大学)王逸舟(社科院世经政所) 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 王义德(安徽师范大学)计秋枫(南京大学) 叶江(上海师范大学) 卢厚明(国防科技大学)冯特君(中国人民大学) 李广义(西安政治学院) 李玉君(兰州大学)李永辉(北京外国语大学)李晔(东北师范大学) 李寿源(北京广播学院)李铁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李景全(中国人民武警学院) 刘献(河南大学)孙宝珊(烟台大学)孙福生(厦门大学 朱卫斌(中山大学)朱瀛泉(南京大学)余丽(郑州大学)苏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肖宪(云南大学)罗志刚(武汉大学)张广秦(西安外国语学院)张运城(四川教育学院)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张骥(河北师范大学) 陈文波(国际关系学院) 陈显泗(南京政治学院)周建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周青(暨南大学)周钢(首都师范大学)周荣耀(社科院世界史所) 武元凯(大连海事大学)林和绅(南开大学)赵平安(陕西师范大学)赵怀普(外交学院)赵振军(解放军机械工程学院)侯尚智(青岛大学) 侯振彤(天津师范大学)俞正梁(复旦大学)俞新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胡礼忠(上海外国语大学)金应忠(上海国际关系学会)顾关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会)顾德欣(国防大学) 黄正柏(华中师范大学)谌取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傅耀祖(外交学院) 唐朱昌(复旦大学)董秀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章前明(浙江大学) 阎学通(清华大学)潘光(上海社科院)黎家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戴超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