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研项目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山西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家将传说(杨家将说唱)”的保护单位
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是至今仍保存在民间的以鼓词形式流传长篇的说唱文学
以杨家将历代抗辽抗西夏的故事为主体,讲述杨家九代人的英雄事迹
史诗全长可演唱600小时左右,约三十万行,是今发现发掘的第一部汉民族长篇史诗
这一研究成果,将填补中国汉语言文学中没有史诗这一文学巨制的空白
在方言研究,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戏曲生成等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2006年,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已入围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位列第一
2008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各国对各国各民族古代史诗的研究,早已是汗牛充栋,理论体系完整,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得当,科研成果丰硕
国内对史诗的研究,虽说起步较晚却也名家辈出,硕果累累
特别是建国后藏族《格萨尔王》、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乌纳斯》三部鸿篇巨制的搜集、记录、整理、研究,确立了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地位完善了理论体系建设和系统的研究方法
同时,西南少数民族史诗群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对这一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学科队伍的建设,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然而,华夏的主体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世界各民族中人口最多,幅员最为辽阔的汉民族,虽有“诗国”的美誉却无有史诗这一文学形式流传于世
一百多年来,无数前辈学者前赴后继,细心钻研,从理论探讨到史籍检索,从田野调查到比较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始终没能解决汉民族是否曾经出现史诗这一文学巨制的问题 成为一个困扰学界长达百年的学术悬案
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第一大难点和重点
经本课题负责人姚宝瑄教授多年的研究,在理论探讨和田野调查两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他认为:东起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与南西伯利亚,过蒙古草原进入中国甘、青、川、新地区,穿中亚,过黑海、里海至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是由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联接起来的一条古来的民族迁徙路线,也是一条史诗产生的文化地理路线
纵贯古今中外,凡是在历史上与这条文化地理上的民族有过征战、交往、迁徙、或者民族交融、文化撞击、语言融合的民族,均产生过“史诗”这一文学形式
(姚宝瑄《世界史诗的文化地理枢纽》,见《晋阳学刊》1990.4期
《环太平洋文化的枢纽动力区》,见《晋阳学刊》1992.2期
《太平洋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 由此可以在理论上推断:沿中国长城东西一线,古代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相互征战,撞击与融合的地区,是中国汉民族产生史诗的关键地区
虽然历史的脚步已迈入二十一世纪,但在这一地区相邻近的,较为落后的,有着浓重地方方言的地区还应当保存着民间史诗这一文学遗存
而主要内容,应当以《杨家将》为主体
因为杨家将故事、传说不但符合上述的各项条件,也符合世界史诗内容的三大要素:一,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撞击与融合
二,以保家卫国为主要叙事内容的说唱艺术
三,以一个英雄或是英雄家族的故事为内容的载体
这是本课题所要研究解决的第二大难点,重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在姚宝瑄教授这一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山西大学文学院有关师生在长达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在山西、河北、陕西、内蒙等地寻找宋代杨家将抗辽,抗西夏的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 故事
特别着重在杨家将古代主要活动区域的周边地带,比较偏僻的,方言保存完好的,古来即为民族杂居地区进行普查
经过大量的长时间的田野调查,终于在2004年底,于山西西北部广灵县与河北蔚县交界地区,找到了至今仍流传于民间的长篇说唱文学《杨家将》
在山西大学校长基金和社科基金的支持下,将至今仍可以演唱的三位老艺人(最大的七十六岁,最小的六十一岁)接到山西大学,由山西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中心,文学院主持,由院电子传媒实验室具体承担,开始全面系统地记录这部史诗全部的音、像资料
截至2006年底,已完成全部录音(包括同时录像)共520小时
现已整理出文稿约320小时
全部史诗据老艺人们讲,每天演唱三回,(约3-4个小时)可连续演唱八个月
据不完全统计,整部史诗可录音(录像)600小时左右,全部整理成文学,约三十万行
这一宏篇巨制可以认定是发掘出的第一部汉民族(用汉语地方方言演唱)所有的民间英雄史诗
这部史诗共有三部分组成
上篇主要讲述杨继业、佘赛花二人的故事,至金沙滩血战,穆桂英现身战场
中篇以杨六郎、杨宗保父子与穆桂英故事为主体
下篇以杨文广与呼家将联合征西、征南的故事为主体,牵起杨家将六、七、八、九代人的内容,以佘老太君遵旨率全族西迁至西宁结束
课题组正在组织人员进行最后的文字记录和前期研究
对该史诗的理论定位和叙事、演唱、语言、民俗等方面的研究是该课题所要解决的第三个难点、重点及创新之处
以下将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流传区域及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特征,规模,主要价值作以简单的介绍: 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主要流传在山西广灵与河北蔚县交界地区
广灵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高原边缘、永定河上游、北岳恒山东襟、太行山北端
东临河北蔚县,南接灵丘,西连浑源,北边是山西阳高、河北阳原
现属山西省大同市
蔚县现属河北省张家口市
广灵—蔚县历史悠久,远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
广灵春秋时为代国地,战国时属赵国,西汉始置平舒县,至北齐县废;“辽统和十三年(公元995年)正月甲寅日,复置为县,名广灵
”虽历代各有所属,但在唐亡后370余年的岁月里,历属辽、金、元这三个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以汉民族广聚而受少数民族统治,虽知有宋,却只能面南而望,慨叹归汉无期
广灵—蔚县一带自古便是边塞用兵之地
自秦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时有争战,边塞自然首当其冲,在此地域留下了许多战争遗迹
现南部群山中尚残留古长城数十公里,据清光绪本《蔚州志》按《史记》所载,筑于战国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1年),历代不断修葺
另有建于群山中易守难攻处的古代寨洞13处,和历代所建庄堡95处
广灵地貌西高东低,三面环山,中部大小盆地相间,而东部低洼处与河北省蔚县接壤,形成了较大的“广蔚湖盆”,因而历史上建置沿革时有并合,并由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方言区和相对稳定的姻亲社会,与宋辽之际杨家将活动的主要区域相邻
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就产生在这一带
独特的建置沿革、长期的边塞争端和几百年的屈辱历史,使得久居于此的汉民族产生了独特的抗争情结,民间多有关于古代战争的传说和戏曲流传
因而在这片土地上产生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便成为一种必然的文化现象
分布区域 汉民族民间说唱文学《杨家将》主要分布在西起山西广灵县中部,东至河北蔚县中部,北起广灵县斗泉乡,南至河北蔚县下宫村乡,东西、南北直径均不超过四十公里的原晋察冀三省交界的山区丘陵地区
另有老艺人高秀才等曾先后至灵丘县部分乡村、大同矿务局一、二、三矿家属区演唱过《杨家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郭树槐、柳顺二位老艺人曾在河北张家口地区的宝昌县、张北县、沽源县、康保县部分农村游呤演唱过一次《杨家将》部分章节
历史渊源 民间传唱史诗《杨家将》的故事本事源于北宋与辽并存时期杨家将世代抗辽抗西夏的历史真实
千余年来,史书、野史、文人札记多有记述,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广为流传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民间史诗《杨家将》流传的核心区域于宋辽之际属辽国辖地
整个“杨家将”史诗的故事框架及主要内容,是历代居住在辽、金、元属地的汉族百姓口耳相传、或搀杂戏曲故事、文人记述、笔记演义、民间传说的民间集体创作的结晶
于清代中后期借鼓书这一曲艺形式而逐渐形成的鸿篇巨制
基本特征 汉族民间英雄史诗《杨家将》,规模宏大,故事完整、系统
杨家将谱系明晰
并且与戏曲故事、演义传奇多有不同之处
以广灵鼓书形式演唱
其所用器具及演唱技巧独树一帜
演唱语言属于广灵---蔚县一带的方言、俚语,并融入晋北、晋东北一带的民歌、戏曲演唱曲调、形体动作,形成一种以纯方言演唱的表演形式
演唱唱词与道白以地方方言音韵为准(年轻一点的艺人已开始掺入普通话),一部长篇一韵到底,分为大音词、小音词
演唱板式、曲调有《扬腔》、《头性》、《原扳》、《垛扳》、《双高》、《蹲口》、《蚂蚱蹬边》、《九吆》、《十三咳》、《大送》、《大背调》等十余种
常用的不过三五种,带有明显的晋北民歌和地方戏曲风格
主要价值 民间传唱史诗《杨家将》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唱词(诗句)文本
其次是表演形式
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均有史诗传世,中国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彝族、羌族等,也有史诗传世
唯独拥有五千年文明延续不绝的汉民族,没有民间史诗(或长篇叙事诗)出现
因此,广灵鼓书《杨家将》的发现、发掘整理、研究刊布,将改写这一历史,填补这一空白
以往中国文学艺术界对杨家将故事的说唱鼓词的研究,多纳入“曲艺”这一艺术表现形态之中,而忽视了对其文本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
广灵鼓书《杨家将》文本的研究、刊印,将对这一现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足以使《杨家将》与世界上其它著名英雄史诗相媲美 故事完整、内容丰富、情节动人、没有文人介入,是其又一价值
从第一代杨令公、佘太君到杨家八代、九代传人的英雄故事,抵抗外侮的以家庭英雄谱系为主体的框架结构,体现了爱国、爱家、爱民族的英雄人格及深刻的主题
符合国内外艺术界对英雄史诗的理论界定和规模要求
其原真、唯一、整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说,《杨家将》是至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汉族民间英雄史诗
对其音乐、唱腔、表演、器具的研究,将丰富中华民族的曲艺艺术宝库
对这一英雄史诗使用的方言,唱词格律、民俗文化、地方习俗的研究,对其叙事方法、结构故事的特点,描写技巧的分析研究,对其与戏曲、传说、故事、历史本事的关系的研究,都将成为各学科主要的研究内容并将产生更多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
濒危状况 已无一人专门从事《杨家将》的演唱
现今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艺人已无一人能完整的演唱《杨家将》
据老艺人们讲,当初演唱《杨家将》时一天唱三回(约三个小时),可连续演唱八个月
如今这一规模已不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
艺人们年事已高,现今健在的老艺人年龄最小的已六十一岁(1946年生人)
流传区域狭小,该史诗、曲种不足已赖其养
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急待保护和传扬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中秋习俗 2008年7月,山西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对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中秋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整理、研究工作
泽州地区位于太行山南端晋豫交界处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了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便发生在此地
战争给泽州人民造成过巨大的心理创伤,因此,当地人对于举家和睦团圆便有着更深的向往和精神寄托
因此,泽州地区自古就有对天体文化的崇拜,其崇拜核心便是对月亮文化,特别是对中秋圆月的崇拜
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的征战创伤、历史悠久的月文化崇拜,造就了当地形式独特、极具保护价值的中秋习俗
山西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申报项目中秋节 2008年7月,山西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对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中秋节习俗以及当地中秋月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整理、研究工作
泽州地区,位于太行山南端的晋豫交界,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仍
战国时著名的长平之战便发生在这里,这场战争以赵国惨败告终,一时尸骨遍野,血流成河
长久而持续不断的战事,多少泽州儿女捐躯沙场,战争创伤给泽州人民带来了刻骨铭心的悲痛,甚至恐惧
因此,相比别处而言,这里的老百姓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团圆的向往就显得更为迫切,更为深刻
而中秋节的传统内涵恰恰迎合并满足了泽州人民这种朴素的心理渴求
珏山示范地位于晋城市区东南二十公里处,其核心地区是以今泽州县珏山为中心,辐射至三晋、豫西北、冀南等中原地区
“珏山吐月”为古泽州八景和晋城四大名景之首,这一胜景尤以八月中秋为最佳
自然环境的优势,加上长久战争的创伤以及泽州地区自古对天体文化的崇拜习俗等,使得中秋节在珏山一带集中展示与体现,并得以代代传承,成为极具地方特色和保护价值的中秋节文化传统示范地
山西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申报项目重阳节 5.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申报片的摄制 中心共摄制《朔州秧歌》、《喜乐》、《赛戏》、《骡驮轿》、《莜面制作》、《怀仁大旺火》、《广武传说》、《泽州中秋习俗》等十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申报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