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师资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由1978年6月在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成立的科社教研室发展而来,在高原、李会滨、杨宏禹等教授的带领下,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并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室
高原教授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很大影响,是全国重要的社会主义研究专业刊物,现更名为《社会主义研究》,在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榜中,名列马克思主义学科第6位
2001年,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4年9月,在原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近年来,本学科点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原有的研究优势更优,学科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完成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5项,现有各类在研项目近50项,研究经费充足
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20多项
学位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培养了一批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博士、硕士
现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在职教师9人,离退休教师11人,博士点1个,硕士点1个,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研究
主要培养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农村法治问题、执政党建设等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获得提名奖,9篇博士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先后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先后涌现出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代表,例如被媒体称为“泥腿子”的牟成文教授和武汉市市委书记阮成发等
当前科社所主要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力争在未来5年内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人才齐全、经费充足、培养质量高”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
国际事务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科初建于1949年6月中原大学政治系国际政治组,由陶军教授讲授《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史》等课程,并编写了在当时全国高校中具有首创性的国际关系史教材《国际三十三年(1914~1945年)》
后经过老一辈学者40多年的建设,于2001年成立了国际政治研究室,2002年开始招收国际政治专业第一批博士生,2004年9月更名为国际事务研究所
国际事务研究所现有专职科研人员7名,其中3名教授及博士生导师,3名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1名讲师;他们均有到国外知名高校学习和参会的学术经历
国际事务研究所学科方向齐全、学科特色鲜明、学位类别完整
自研究所成立以来,承担了国家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及青年项目共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近20本,在CSSCI上发表文章100多篇
研究所在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合作、国际政治研究方法、东南亚区域与国别研究等方面均有较强实力,在国内国际政治学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在新时期,国际事务研究所将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在区域与国别研究上争取有突破性进展
国际事务研究所现有专业及研究方向如下: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理论、国别政治和区域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亚太地区国家间关系、国际关系与中国的对外政策;外交学——外交学理论、中国外交和外国外交
设置的主要中文课程有: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学名著导读、中国外交、大国外交、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国际政治(关系)前沿问题研究、方法论研究、世界经济专题研究等
另外,我所还开设了对应的全英文课堂,深受留学生们的欢迎
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除了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之外,每年还招收了来自亚、非、欧、美和大洋洲地区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30余名
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以地方治理为主攻研究领域,以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以比较政治为研究视域,对当代中国地方治理创新及国际比较进行团队合作研究
同时,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人才培养为主旨、队伍建设为主线、基地建设为依托,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外政治制度国家重点学科,并以中外政治制度为主干,形成“一主四副”(即地方政府学、政治社会学、国家治理与考选制度、社会工作)学科群发展新格局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和社会服务能力,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本所目前建三个研究平台:(1)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研究基地“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2)湖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3)与人民日报社等机构合作共建的“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
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本所承担了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亚洲开发银行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4项一般项目的研究工作
同时,还承担完成了民政部、文化部、中央编译局、湖北省委工作领导小组、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湖北省民政厅、温州市政府等部门各类大小项目40余项
经初步统计,近三年本所老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7部,主编教材4部;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级各类成果奖励20余项,其中吴理财教授参著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对接——新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荣获2009-201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社科类)一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14年7月),吴理财著《改革与重建:中国乡镇制度研究》入选2012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在咨政服务方面,本所研究人员共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政策咨询报告50余篇,其中获得中央和省部领导人批示4次,研究报告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2项获得教育部优秀“专家建议稿”;先后4次参与湖北省、温州市等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活动,积极服务地方政府决策;举办社区社会工作能力训练25场,共培训社区书记、主任和骨干分子近2000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所实施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目前本所在读硕士研究生114名,博士研究生20余人,其中外国博士留学生1名(蒙古),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名
三年以来,在读博士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项,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12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6名硕士研究生创新团队获全国第十三届大学生“挑战杯”学术课外作品竞赛特等奖
目前共有专任教师9人,兼职教师1人
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3人,(民政部)全国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专家1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乡地方和基层治理研究、城乡社区及村民自治研究、文化治理与文化政策研究、农村公共服务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乡镇财政及村级财务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中外及大陆与台湾基层治理比较研究等,并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户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污染防治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