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建设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23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国防特色学科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陕西省一流专业2个 ;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 国防特色学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核电厂与火电厂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热工基础、核反应堆热工分析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传热学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火电厂热力系统VR认知及瞬态过程能耗特性仿真实验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能源的高效利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陕西省一流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陕西省精品课程:传热学、制冷与低温原理、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反应堆物理分析 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燃烧学、能源与人类文明发展 教学成果据2023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3项) 、陕西省教学成果奖7项;建设国家级精品教材3本、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3本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时间成果名称等级获奖人1989年锐意改革全力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热工课程的教学质量特等陶文铨 吴沛宜 王启杰 罗勤2001年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等陶文铨 何雅玲 马一太 陈贵堂 吴存真2001年加强实践,跟踪前沿,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计算传热学系列课程二等陶文铨 王秋旺 何雅玲 王育清2001年传热学(教材)二等杨世铭 陶文铨2005年新世纪我国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二等陶文铨 丰镇平 何雅玲 李国君 张亚玲2009年以队伍建设为纲,教学科研相长,创建一流系列热工精品课程一等何雅玲 陶文铨 何茂刚 王秋旺 刘志刚 赵小明 傅秦生2018年课程与时俱进,重大项目引领,着力品行养成,构建创新型研究生一流培养平台一等陶文铨 何雅玲 王秋旺 何茂刚 李增耀 唐桂华 赵小明 刘志刚资料来源: 国家精品教材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过程流体机械(第二版)李云、姜培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内燃机学(第三版)周龙保机械工业出版社资料来源: (名录不全)学生成绩据2023年4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篇、提名奖7篇;五年来,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5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1项,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2016年参加全美SAE飞行器设计大赛,获得微型组载重比赛第一名、微型组总载重第一名、微型组总分第二名;获得“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复赛第一名等多项荣誉;1个团支部入选全国“活力团支部”,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