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系调整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系调整1954年(这个时间有争议,校史馆资料为1956年),哈工大成立了动力机械系(2系,现称热能动力工程系),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哈工大动力机械系创立了3个专业和5个教研室:热工教研室和流体力学教研室是技术基础课教研室,分别成立于1954年和1955年;锅炉专业和教研室成立于1954年;热力涡轮机专业和教研室成立于1955年;水力机械专业和教研室成立于1955年,以上3个专业在我国都是第一个成立的

1960年,工程物理系被撤销,李昌校长为了保存实力,将工程物理系并入动力机械系(故又称:动力机械系中的工程物理部分)

当时的动力机械系包括动力机械系和工程物理系两个部分

其中,动力机械系包括锅炉专业(23专业)、热力涡轮机专业(24专业)、水力机械专业(25专业);工程物理系包括核物理专业(21专业)、核反应堆专业(22专业)、电物理专业(26专业)

哈工大南迁工作自1970年4月开始,动力机械系部分实验设备也随之迁往重庆

1973年7月3日,上级决定撤销重工大,恢复原哈工大,一部分教工回到哈尔滨,一部分教工调往第二汽车厂等单位

之后,在1976年专业调整时,核物理专业和电物理专业并入中科院高能所,核反应堆专业并入清华大学200号,调增后的动力机械系更名为动力工程系

1978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各专业发展的需要,哈工大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改名为热能工程专业,热力涡轮机专业改名为热力发动机专业,水力机械专业改名为液压技术专业

下设锅炉教研室、热力涡轮机教研室、液压教研室、热工教研室等四个基本教学科研单位,还有系办公室等服务机构

1988年,哈工大威海正式挂牌

同年,哈工大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联合办学,成立了汽车工程学院

1994年6月,哈工大将动力工程系和汽车工程学院合并,成立了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能源学院)

当时的汽车工程学院设有两个专业:内燃机专业和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

1997年7月,汽车工程学院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1998年,学校进行学科整合时,液压技术教研室的液压部分合并到机电工程学院

2003年,为了适应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哈工大能源学院撤销了教研室,成立了能源与环境工程系、飞行器推进及流体动力系、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和8个科学研究所或中心(推进理论与技术研究所、燃烧工程研究所、航空航天热物理研究所、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先进动力控制及可靠性研究所、工业电子技术研究所、流体机械及工程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中心)

2006年,哈工大能源学院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归口科学技术研究院管理,2008年,能源学院成立了核能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成立了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研究所

2013年,“能源与环境工程中心”更名为” 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流体机械及工程中心”更名为“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