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基础设施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基础设施学院2002年10月迁入新建的中德学院大楼,拥有约600平米办公面积,800平米面积的实验室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同济大学项目长期专家的办公室也设于此

同济大学职教师资培养项目于1993年作为“总理倡议”,纳入中德两国总理签字的政府合作协议,并于1994年10月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1996年11月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上海同济大学职教师资培养项目”协议书,1997年7月正式启动该项目

项目目标旨在支持同济大学设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完整专业,致力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职业学校师资质量和数量上的改善,并将其发展为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典范

德方计划在八年内分三期对该项目进行总额达600万欧元的资助

该项目第一期于1997年9月正式启动(1997.9—2000.8)

在第二期项目结束后(2000.9—2003.8),鉴于项目的突出成果和继续为中国西部地区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德国政府决定将第三期项目延长至2008年8月(2003.9—2008.8),并追加了350万欧元的资助

受德国政府委托,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具体管理该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在同济大学派驻长期专家,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并根据需求,提供短期专家咨询服务

项目并提供11名教师赴德国高校攻读职教博士学位的进修机会,为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职教学院非常注重发展对外合作,先后与数十家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保持同国内外科研单位、职业学校及经济界的联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

自2004年以来,学院致力于“同济模式”的向外辐射,与多所西部学校合作,扩大职教师范专业的规模和影响,支持这些单位形成自身独立的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能力

自2006年以来,职教学院致力于和周边地区如浙江湖州、慈溪就不同主题展开深入的科研合作

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关注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检验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提供基于自身经验反思的理论拓展机会

2007年,学院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的合作项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项目”举办了题为“提升人力资源提高竞争能力”的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

此次会议充分反映了中德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果,从而产生了对于第三国职业培训和教育合作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依托职教学院强大的师资团队,学院还承担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培训包专业类开发项目的管理工作

此项目旨在加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内涵建设,使之再上一个台阶

我院通过组织广泛深入的培训、评审、研讨会,以及依赖自身在职教师资培养领域的经验和能力积累为专业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为最终形成经得起推敲的项目成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