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科研成果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科研成果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务院颁发全国创新奖牌争先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0项(包括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6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项,973、863和国家支撑计划1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省部级基金106余项,企业委托25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130余项

冯小明教授研究的手性氮氧酰胺–Sc(III)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Roskamp反应被编入专著Organic Synthesis Based on Name Reactions(p408),并被冠以“Roskamp–Feng反应”(Feng即冯小明),实现了有机化学工作者在中国本土以中国人命名的人名反应,相关工作入选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12年科学发展报告》,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玉忠教授主持的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成果继“十五”期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的三项入编成果之一入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解决了聚烯烃类材料的无卤阻燃化必然导致阻燃效率低等技术难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5项

 部分科研成果列表项目名称类型获奖年份含氮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有机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生物降解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材料结构与性能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新型手性催化剂和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新反应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1年典型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简单金属盐催化的C-C键和C-N键形成反应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含氮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碳碳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典型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由苯直接催化氧化羟基化一步合成苯酚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基于PPDO的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06年金属胶束模拟水解金属酶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利用炼厂重催干气中乙烯进行羰基合成生产丙醛的清洁生产工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高效无卤素添加型聚合物阻燃剂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生物功能体系的分子模拟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高效无卤素添加型聚合物阻燃剂及其应用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可控光-生物降解母料及制品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