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科学研究高水平的科研是学院内涵式发展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建院以来,在李吉均院士等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学院无论科研项目数量,还是科研成果水平,都有质的飞跃,在多个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凝成团队,科研经费总量连续多年位列全校首位
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水土保持设计中心、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西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控治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等11个非实体研究机构,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甲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甘肃省土地调查目录登记C级资质、旅游规划与设计乙级资质、丙级测绘资质、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资质等,为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平台,社会效益明显
2022年8月,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马敏敏副教授团队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者合作完成一项新研究: 距今约55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旱作农业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出现从黍到粟的转换
这说明,当时的史前人类已经开始从事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
基地类型数量基地名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甘肃省环境污染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工程实验室1甘肃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西部环境变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