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究机构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究机构精英研究院仪器与电子学院创新精英研究院是为本科学生搭建的一个技术、设施等全面的科技创新平台

我院是以科研为特色的品牌院系,学院领导、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科技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特意成立仪器与电子学院创新精英研研究院,研究院前身是创新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在成立以来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大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荣誉

为了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力度,学院决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创新精英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以创新实验室为实践平台,参与各类国际、国家级、省级等科技竞赛,各个创新实验室承担了各类创新项目立项以及相关的各类比赛的组织管理等所有任务

创新精英研究院下设的创新实验室有五个,全部分布在德怀楼四层,它们分别是嵌入式创新实验室、物联网创新实验室、智能车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和精英培训中心基地,共占地面积有400多平方米

在学院领导以及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国际、国内各类科技比赛中,都有我院学生的身影,而且我院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创新精英研究院隶属于仪器与电子学院,全部由学生自主管理

院内将下设院长一名,副院长三名,各类创新部长若干,他们都是经过院里层层选拔通过,具有实力强厚、组织管理能力强特点

研究院还将由“电子测试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纳惯性传感与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动态测试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西省测控仪器与动态测试示范实验中心、山西省微米纳米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的老师们指导,科技实力量雄厚

研究院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宗旨,十分重视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学习、勇于创新,本着“积极引导,强化训练,重点扶持”三步方针

创新精英研究院不仅是仪器与电子学院的建设品牌,还将是中北大学的建设品牌

院长:于长涛副院长:武鹏飞 范海瑞 吕嘉玮创新主席:武鹏飞 刘晓杰 符满华 赵黎明 郑杨柳科研流动站为了适应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和引进,进一步拓宽博士后工作的渠道和领域,增进学术交流,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积极推进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根据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管理办法,现面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将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信息公布如下(以下信息,我们将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更新):一、张文栋: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张文栋: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IEEE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大学国防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兵工学会的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装备部微米/纳米专家组专家,兵总测试专家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为动态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微型机电系统(MEMS)

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成果奖有: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兵总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共发表学术论文102篇,其中有57篇被SCI、EI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出版专著4部

课题主要来源:国防“973”、国防科工委、总装部等,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科研成就突出,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二、祖静: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祖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态测试与智能仪器研究,提出“新概念动态测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是我国“存储测试技术”的奠基人,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主要创始人

中国兵工学会会士、理事,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曾被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兵器工业劳动模范、山西省科技功臣等称号

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光华科技一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为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防科工委与山西省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

还负责开展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开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如国家靶场基地建设项目,总装备部重点仪器型号项目等,以及有关新概念动态测试理论和研究手段研究项目

可依托上述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手段进行研究

三、刘俊: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刘俊: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博士后),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担任IEEE,世界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会会员(WSEAS),国际频率传感器学会会员(IFSA),传感器与执行器(SENSORANDACTUTOR),传感器与变换器(SENSORTRANDUCER),IEEESENSOR的期刊评议专家,欧亚半导体(EUROASIASEMICONDUCTOR),微纳系统(MICRONANOSYSTEM),微机械制造(MEMS-MANUFACTURE)杂志的通讯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评议专家,总装备部惯性技术专业组专家,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微纳机电系统(MEMS/NMEMS)中的微纳惯性技术和武器系统恶劣环境下的动态测试技术

课题来源及主要成果: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总装备部跨行业基金项目,总装重点基金项目,总装国防科工委预研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内发明专利2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2篇,被SCI、EI检索20篇,出版《微惯性技术》与《微弱信号检测技术》著作2部,主译《微纳技术潜在应用前景》和参译《微机械传感器与执行器大全》两部,参编《微机原理》教材一部

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均排名第二)、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三)、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等省部级奖励13项,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山西省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

四、秦丽: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秦丽教授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山西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山西省青年科学家提名奖获得者,山西省科技工作一等功获得者,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2010年度“杰出知识女性”,山西省“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优秀导师团队成员,太原地区科技拔尖人才,中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主要从事集成测量系统及仪器、惯性测量系统、动态测试及可靠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负责完成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防973、总装重大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横向科研课题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IEEESensors》等期刊和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被SCI、EI等检索收录30多篇;参编完成专著1部、译著2部

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在教学方面,承担《微波技术基础》、《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等多门研究生及本科生的课程,同时作为主要负责人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8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五、刘文怡: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主持、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四十余项,其研究成果已在工业测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10余篇被SCI、EI收录,出版专著《遥测系统无损压缩技术评估理论与实践》,在DSP、ARM、FPGA系统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六、任勇峰: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几十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到数十个航天型号中

在固态记录器和自动测控台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航天院所用户和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同

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一等奖获得者;教学成果获国级二等奖一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获发明专利十多项;编写教材两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SCI、EI等收录十多篇

2七、薛晨阳: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5项;出版著作4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4篇,被EI收录10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

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八、杨瑞峰: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主持国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多项;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讲授《计算机控制技术》、《仪器精度理论》等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先后被授予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九、张志杰: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张志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曾在美国依利诺依理工学院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动态测试理论与信号处理,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多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曾多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与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检索20多篇

完成山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三项,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计量协会理事等

十、马铁华: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信息1、导师简介:马铁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博士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测试技术与传感技术;研究课题主要来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教育部、总装、兵总、航天部等;已取得主要成果情况: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40余篇(13篇EI收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总装重点预研、兵总预研项目、国防跨行业基金等项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