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福建工程学院及其前身学校----具有百年历史的“福建高工”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制造业人才,中国工程院陈一坚院士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她的前身专业“机械及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02年确定的第一批高职高专精品(建设)专业(教高(2002)11号),2002年该专业开办本科,2007年成为福建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计算机、传感器、控制技术等信息领域的成果大量融入机械产业,产业的技术构成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海峡西岸身处经济全球化的前沿,机械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稳步持续增长

该专业秉承“重应用、强实践”的传统,顺应机电融合的趋势,突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能力,确定机床、工程机械、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面向,在实践中探索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培养之路
专业依托于挂靠福建工程学院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制造分中心”、“福建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汽车关键零部件试验平台”、“福建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开展校内实践
专业在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福州工大台钻有限公司、福州机床厂、利莱森玛福州发电机有限公司、福州钜全活塞有限公司、厦工宇威重工有限公司、福建联合动力集团公司、福建威诺数控有限公司、泉州佳泰数控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
专业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鼓励提高自身的工程科研能力并将工程科研的实践资源引入教学
该专业骨干教师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级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五大能力均衡培养的综合改革研究”等3项子课题;“《机械制造及控制技术》专业改革教学方案”项目2003年获首届全国机械行业高职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福建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机械及自动化技术”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2005年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近3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了“液压传动技术与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1200万)、“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研发与产业化”(850万)、“混合动力客车及关键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1600万)等3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均与海西建设息息相关;该专业现设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有在校本科生30个班,900名学生
根据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态度、适应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好评,连续几年来,生源第一志愿率超过20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5%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应用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系统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机电融合为基础,加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致力于培养学生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机电装备技术应用能力和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的CAD/CAM技术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汽车、模具、轻工、电子、电气、计算机等行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和经营销售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传感器件与检测电路、电器控制与PLC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伺服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现代加工技术、CAD/CAM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设备诊断与维修、设备管理、机械制造装备与设计、现代生产管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注:图册“福建工程学院大学城校区”资料来源)车辆工程车辆工程专业是该校开办较早的专业之一,车辆工程学科由机械工程学科衍生,隶属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
该校1986年开办“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中专),1999年开办“汽车技术”专业(高职)
2004年,作为福建工程学院成立后第三批获准开办的本科专业,开始招收“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车辆工程专业共有实验室总面积1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000万元
2004年以来,已为省内50多家企业提供过技术服务,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获得了“福建省关键零部件试验平台建设”与“福建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科技平台的建设,硬件设施又有了长足的进展
著名电动汽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陈清泉院士受聘为挂靠该校的“福建省电动汽车试验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卓越工程师建设项目依托福建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是省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带头人、福建工程学院校长、博士生导师蒋新华教授;另一负责人是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带头人、硕士生导师黄键教授
还有引进于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的多名硕士生导师及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组成的团队
专业在福工混合动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厦工重工汽车有限公司、三明齿轮厂、福建尤迪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福安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
该专业骨干教师承担并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级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汽车试验技能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子课题;此外,还承担了校“车辆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8项校级教学教改项目;近3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了 “混合动力客车及关键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1600万)等3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主持了“负荷牵引车的研制(45万)”等多项横向课题,均与海西建设息息相关;该专业现设汽车工程、汽车服务两个专业方向,有在校本科生12个班,361名学生
连续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6%
掌握车辆(包括工程机械)设计、试验、制造、运用维修、营销和管理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受到现代车辆工程师系统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运用多年学科建设的积累,依托省级创新平台的试验条件的优势,致力于强化本专业学生试验能力的培养提高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部门、交通部门和管理部门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维修、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电工与电子、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液压与传动、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子与电器、电动汽车、车身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CAD技术及Pro/E应用、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工业设计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先进的设计方法、以及在工业设计方面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应用,能通过设计作品传达美,获得现代设计师的综合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产品设计为目标,旨在培养既具有艺术素养又兼备工程知识的工业设计师
通过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胜任从产品造型到内部结构的设计工作,保证产品设计的连贯性,满足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网络设计等部门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以及相关的教学、科研、设计、生产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美术基础、产品造型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