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展历史已走过艰难的48年办学历程
48年来,随着吉首大学的发展,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经过几代物理信息学院人的努力和奋斗,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其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时期(1960.5~1963.4)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60年5月
创建之初主要招收物理教育专业专科生,首届招生一个班共37人,招生范围为湖南全省;1961年招收物理教育专业学生40名,当时有专业教师4人
第二阶段:停办和恢复时期(1963.4 ~1977)1962年秋物理专业停止招生,1963年4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对吉首师范专科学校专业作出调整,停办物理专业
1971年招收中教物理进修班学员(第一、二期)共97名,1972年招收中教物理进修班学员(第三、四期)共88名
1972年春增设物理专业,恢复招生
1973年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43名
1975年招收物理教育专业学员46名,理化班学员49名,1976年招收物理教育学员50名
1972年至1977年间物理专业主要专任教师有郑建中、杨复兴、何忠禄、徐学仕、刘子贵、陈日降、王启天、黄国基、曾成芳、邓德朗,唐世洪等,其中郑建中同志为物理专业负责人;为湘西地区培养了一批急需的物理教师
当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三机一泵”等,学校有一个工厂,学校的锅炉及米良农场的电等都是由物理专业师生安装的,之后又开展了金工实习等
第三阶段:发展时期(1977 ~1993)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走上了发展的正常轨道,当年招收了物理学专业学生43名,至1984年这一时期,物理专业教师非常缺,办学条件很艰苦,设备简陋,实验项目少(恢复高考后只有无线电、照相二间实验室及一台手扶拖拉机),老师自制了许多实验设备;学习教学过程中,图书资料紧缺,其中全部的实验讲义和部分理论课教材都是由物理专业教师用钢板和蜡纸刻出再油印
但是物理科全体教师本着"教育育人、重视教师、艰苦奋斗、为吉大争光"的信念与宗旨,团结拼搏,为我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至1984年期间,担任物理专业负责人有杨复兴、温明生、何忠禄老师
1984年4月,成立物理系,主要招收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生,首届招生人数为48名,实现了本科办学零的突破,办学层次得到了质的提升;同年7月由颜占先、何忠禄任物理系副主任,徐学仕任系党总支副书记
1987年7月徐学仕同志任党总支书记,1989年1月颜占先同志任系主任,蒋光和同志任系副主任
到1984年9月,物理系已经建立了普通物理实验室(力、热、电磁、光)、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工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外系普物实验室、中学物理实验室等,物理系的实验室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
这一期间,物理系设理论物理、普通物理、技术物理、实验物理、外系普物5个教研室,成立了系资料室
建系后,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先后选送青年教师外出就读委培研究生5人,就读助教进修班7人,到1989年底,全系有教职工41人,其中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0人,实验师4人,助教6人,助理实验师7人;完全能满足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
截止1993年7月,物理系已为国家培养物理和机电方面的专业人才近1000名
在科学研究方面,物理系教师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发明专利3项
温明生副教授的《半导体力学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研究》课题,是一项在全国电子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新技术,于1989年被湖南省电子工业局正式批准列项;同时还研究设计了《77K—500K宽温连续变温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各种半导体器件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等
青年教师吴平锋与四川师大等合作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掺杂ZnS晶体EPK及光学---磁性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研究成果在英国《物理学报》、荷兰《物理快报》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第四阶段:办学规模、层次提升时期(1993~)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物理系于1993年增设电子技术应用专科专业,开始招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科生,首届招收新生17名
1997年6月物理系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系,首届招收电子技术应用方向本科生49人;2000年增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002年增设通信工程本科专业,2004年增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适应新的形势,使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完善,2004年7月,更名为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另有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方向,其中物理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
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四个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学科于200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9名
40多年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由最初一个专科专业发展到四个本科专业及一个专业方向,全日制学生由最初40多人发展到今天1300人,并实现了由师范教育向师范和工科教育并举的转变,实现了由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飞跃
1993—现在,期间担任系行政领导和院行政领导的有系主任颜占先(1993--1998),鲁帮德(1998--2000),赵鹤平(2000--2004),院长周小清(2004—);系副主任蒋光和(1993--1995),鲁帮德(1995--1998),黄冬云(1995--1998),赵鹤平(1998--2000),孟凡斌(1998--2001),周小清(2001--2004),彭金璋(2001--2004);副院长彭金璋(2004—),黄国盛(2004--2007),叶伏秋(2007—现在)
担任系党总支和院党总支领导的有系党总支书记徐学仕(1993--1995),肖廷飞(1997--1998),唐新平(1998--2002),院党总支书记孟凡斌(2007—);系党总支副书记孔凡虎(1993--1995),吴奕全(1995—1998,全面主持总支工作),院党总支副书记孟凡斌(2001—2007,其中2002—2007全面主持总支工作,2007年5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挂职任副院长),黄生祥(2004--2007),王宾吾(2007—)
他们为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