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办学条件学院下设英语系、中文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法学系、社会工作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以及公共外语系、文化产业管理系、文化素质教育教研室等8个系室 ,设有社会工作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室、模拟法庭、语音室4个实验室;另有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和四川农业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 87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 79人(其中博士16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目前学院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33人,其中教授7人,来自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外籍教师6人
专任教师中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全国农林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国家农业部特聘教材编写专家,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四川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农林院校中文协作组西南片区组长、四川省高校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应用语言学学会理事,欧美著名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四川省二胡学会理事,四川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多人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管理,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质量
学院学生在全国专业英语四、八级统考成绩处于同类院校前列,多次在全国性英语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学院学生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的创新性实验计划,主持完成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以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先后获得省级银奖以及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法学专业学生历年的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可达40%以上,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考研率可达30%
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学院重视教学与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30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50部,主持省级研究项目62项,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
四川农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是四川第一所农业学府,1931年成为四川省立农学院,1935年并入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川大农学院,1956年川大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金秋十月,四川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百余年来,川农大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铸就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凝炼出“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孕育出“纯朴勤奋、孜孜以求”的校风,培养出毕业生“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品质
学校教学、科研、国外引智、毕业生就业、学生社会实践、体育卫生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
迄今,学校已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他们已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
2005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图书200余万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