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就业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就业情况就业方向劳动人事学院的就业率在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名列前茅

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国在华投资企业工作

许多人已成长为著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层经理

就业去向本科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包含劳动关系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硕士设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博士设有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专业

根据历年毕业生的去向,学生的就业行业大概有:公务员、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读研(博)或出国深造

下面就本科、硕士、博士分专业进行就业情况的分析介绍

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1、 本科毕业生2007-2009专业分布情况统计200720082009劳动与社会保障465359人力资源管理706966合计116122125根据表可以看出,本科学生总数逐年递增,但是增长幅度不大

其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数逐年递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数波动不大,一直在65-70之间徘徊

2、 本科毕业生2007-2009就业地区统计本科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省会城市、广东、上海等地,其中在京就业的比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

社会保障专业在京就业的比率一直高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3、 本科毕业生2007-2009就业行业统计本科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是国有企业、读研、回原籍省份、出国等

其中,社会保障专业进入国企的比例逐年增多,读研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国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读研的学生比例在2009年有大幅度提高;进入其他行业的学生一直占很少的比例

硕士生就业情况分析1、 硕士毕业生近三年专业分布情况统计2007年2008年2009年劳动经济学342929劳动关系063社会保障623139人力资源管理716167合计167127138从2008年开始,硕士新增加劳动关系专业,但是生源一直较少

由上图可以看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一直是全院硕士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由于2008、2009年招收了一批社会保障定向生,因此统招的人数有大幅度的下降,劳动经济学专业人数一直处于平稳状态

2、 硕士毕业生近三年就业地区统计硕士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及省会城市

其中,各个专业在北京就业的人数比例几乎都在60%以上,其中2009年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一比例更是接近80%

从2007-2009三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劳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留京的比例平稳增长,只有2008年低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回省城的比例一直在25%-30%之间,略高于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我院最热门的专业,历年的就业质量都很高,留京比例也越来越高

3、 硕士毕业生近三年就业行业统计硕士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是进入国有企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回省会城市、继续读博及出国等

其中,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排在第二的是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比例

劳动经济学专业进入国有企业的学生比例一直在70%以上,其中2007年更是达到了80%;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比例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这与该专业的特殊性分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国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2%左右,进入其他行业的比例较平稳;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主要是进入国企和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就业,其他行业的较少

博士生就业情况分析1、 博士毕业生2007-2009年专业分布情况统计200720082009劳动经济学436社会保障246人力资源管理444合计101116博士生毕业人数自2007起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数没有变化,社会保障专业逐年递增,劳动经济学专业人数有升有降

2、 博士毕业生2007-2009就业地区统计博士生主要就业地区是北京,去外地就业的很少

3、 博士毕业生2007-2009就业行业统计博士生主要就业地区是北京,去外地就业的很少,主要从事行业是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的毕业生也很少,近三年每年只有一两个人进入国企

就业特点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留京比例较高

2、进入国企的学生较多

这与劳动人事学院的进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就业传统分不开

历年来,学生进入企业大部分是做人力资源管理,已毕业学生在招聘的时候偏向于母校的师弟师妹,我院校友回校招聘的比例很高,这一因素对我院学生的去向影响很大

因此,劳动人事学院的学生一直保持着毕业进入国企的传统

3、博士生主要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

博士生毕业后主要是进入高校或政府部门做研究,因此,就业主要集中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的较少

4、总体就业率高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博士和硕士,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就业

本科生由于读研人数较多,因此,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