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校历史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校历史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1915年在南京开学

1930年,该大学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在教学方面,它保持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1911年冬至1912年初,美国8个传教会在上海聚集一堂,制定在长江流域开办一所女子大学的计划,并向在这个地区工作的传教士发出倡议

1913年夏,由美国北长老会,北浸礼会,南、北卫理公会,基督会等各选3人,组成校董会,是年11月13日,校董会公推北长老会代表德本康夫人为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校长

1914年11月教会的管理董事会正式通过以金陵女子大学名称代替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名称

1915年9月,金女大租用南京绣花巷李氏宅院为临时校址,招生开学

创建初校内设文、理两科

1919年6月,金女大有了校徽、校歌、校色(紫色)、格言(厚生)

同年夏,德本康夫人去美国筹集建校基金,于1921年在陶谷(宁海路南端西侧)购地建校(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1923年7月学校迁入新址

1924年秋,校内设英文、历史、社会学、数理、化学、生物、体育、医预科等9个系科

同时添设附属实验中学,作为毕业生实习教学场所

1927年增设国文系

1928年,德本康夫人辞去校长职务,校董会推选金女大首届毕业生、留美获博士学位的吴贻芳为校长

1930年12月,金女大立案照准后,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

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

1939年添设家政系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

至1950年,全校设系科为:中文系、外文系、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系、历史系、音乐系、体育系(体育专修科)、生物系、化学系、家政系(1951年初改为儿童福利系)、地理系、托儿工作专修科、医预科、护预科

在校生达223人

金女院累计毕业生达994人

1951年,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私立金陵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主体与南京大学合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