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圣马丁的理念「CSM,和你想的不一样 」“天马行空”一直是圣马丁的标签之一,但也仅仅是之一
”中央圣马丁代表了思考、创作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
我们的学生置身于前瞻性和不确定性之中创作,通过他们的远见和感性来塑造世界的未来

“ 作为一所百年教育机构,中央圣马丁在自己的官方介绍中如此定义自己
CSM以“天马行空”闻名于世,但是风格过于乖张,虽然设计逻辑和作品从设计的角度而言都非常优秀,但圣马丁似乎越来越小众化、个人化,近乎偏执地追求个性和设计完成度
直观看起来圣马丁就是把所有疯狂,大胆都融入到艺术创作中的

敢想,敢做,强有力的思考能力都是身为这些艺术创作者的学生们所包含的特质
2013年,CSM的院长从英国知名时装设计教育家Jane Rapley教授,换成了全球唯一的三次英国皇家建筑协会总统奖得主Jeremy Till 教授
在此之后,CSM整体的风格向商业化靠近了一些

这种变化对CSM的就业率确实是有改善的,诸如面料、针织这些专业已经不那么夸张和天马行空了
但作为CSM的看家本行,服装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风格并未有妥协的意向
圣马丁在培养学生个人创作风格上非常重视,也就是说课程不会局限任何创作形式,只要想尝试的风格教授基本上都是鼓励的态度

在学院,概念、能力和创新其实是同样重要的,创作是个人性的,但是最终成品一定要符合你的个人性,不能产出与思维分离
「 进CSM难,出CSM更难」作为难度满星的名校,在其中学习的压力的的确确是有的
“有多少失常发挥的学生,就有多少被我谴责的学生

但不管怎样,与年轻人共事是我的荣幸
” ——学院前服装专业教头 Louis Wilson十年前的CSM时尚学科的负责人还是Louise Wilson,她是那种以严厉著称的导师
那个时候CSM的整体教学风格都是打压式的,“每一年都有同样的情况,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哭
但这不是因为我,是学生自己造成的
入学前,他们在同龄人之间是顶尖的,入学后他们被人称为吊车尾
他们必须学会再次爬上顶端
只有他们哭吗,我也要哭了
” 这样的言辞并不少见,很多学生甚至都不是因为课业量大而退学,而是因为受不了老师那种将你的作品称为垃圾的打击
并不是所有国外院校都是鼓励式教育,这跟CSM先锋概念、艺术表达的风格是相辅相成的,他们更希望激起学生作为艺术家的心气,在被打压进泥土之后触底反弹,展现出更自我、更热烈的才情
就CSM的成绩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也有它好的部分,CSM的毕业生从来不会被外界的质疑和嘲讽打倒,反而更加热情和执着,用作品证明自己
「奇装异服」聊起CSM的学生最先想到的就是有点“离经叛道”,有个很有趣的观点是,“穿的奇怪的基本都是CSM学生”
因为过于特立独行,甚至出现了专门抓拍圣马丁学生穿搭日常的Instagram账号“”thats_so_CSM“
但是其实绝大多数的圣马丁学生看起来“都很正常”,他们会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到创作上
在工作室的他们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甚至打扮都很不拘小节,以方便和舒适为主
还有一个小偏见是许多人认为圣马丁在伦艺里面在鄙视链顶端,学生太过傲气,社交活动异常丰富
其实圣马丁的学生很少看起来高冷或者说奇怪
大家都很友好,外向
圣马丁的咖啡厅就经常能看到很多一群一群的学生在一起围着聊天,有的甚至是刚刚认识,不同专业
他们善于去沟通和交朋友,熟了之后发现他们喜欢通过交流去了解一些其他专业的背景知识甚至上通过这样的信息交流来获得灵感
圣马丁也经常鼓励一些跨专业的合作,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一个项目的共同完成,大家都很乐于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