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历史沿革贵州民族学院时期1951年3月,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向西南军政委员会申请成立贵州民族学院的请函
1951年3月1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处同意成立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分院的通知
5月17日,贵州民族学院举行开学典礼

开办普通干部政治班
1952年,贵州省省委决定破土动工修建
成立民族文工团

1953年初,学院从贵阳市普陀路迁至花溪,学校开办了民族政策研究班、干部轮训政治班、干部轮训文化班,共轮训了2480名少数民族在职干部
1954年,学校开办干部轮训文化班,民族研究室成立
1955年,学校开办预科初中部

1956年,学校制订了十二年规划,陆续开办民族语文系、历史系、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艺术系等,民族研究室扩大为处级单位,并逐步办成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
同年秋,学校开办了预科高中班、艺术中学部、民族语文班
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将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科(包括全体教师及其设备)调整到贵州民族学院,成立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

10月,学校开办民族语文班
该班办了两期,第一期招收学生194人,有苗、布依两语种
1957年,学校成立艺术师范专修科

1958年,学校成立民族语文系
1959年,贵州大学迁入民院的校址,贵州民族学院并入贵州大学后被撤销,按上级指示,民族研究室的全部人员和全部文物、资料并入贵州省少数民族研究所
1974年,经国务批准恢复贵州民族学院

1977年,学校开始恢复后第一届高考招生100人,成立中文系、政治系
1981年,学校成立数学系
1982年,学校成立干训部

1983年,学校成立历史系
1984年,成立物理系,恢复成立艺术系
1986年,学校成立法律系、管理系、马列主义教研室
1988年,学校成立社会学系、预科部
1989年,学校成立社会科学部(由马列主义教研室改建)
1990年,学校成立中专部,外语系
1991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处
1992年,学校成立函授部、化学系、傩文化研究中心
1993年,学校成立委培部、旅游系、体育系
1996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撤销成人教育处、函授部、委培部)
1999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01年,学校成立清溪学院
2002年,学校清溪学院更名为人文科技学院
学校成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2003年,成立预科教育学院(由预科部和中专部合并)
2004年,学校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成立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
2006年1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硕士专业6个
2007年5月,学校入选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建设行列
2008年3月,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贵州民族学院在北京举行,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
2009年6月,学校成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2010年3月,学校获得硕士学科一级学位6个,下设35个二级学科
学校成立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
2011年5月,贵州民族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在学校体育场举行
贵州民族大学时期2012年4月,贵州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贵州民族大学按照一校两校区建设文件
2013年7月,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成立,研究生处更名为研究生院
成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9月,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并招留学生80人
2015年,学校成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2018年9月,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约对口支援协议
2019年11月,贵州民族大学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2022年,贵州民族大学“科教兴国、强国有我”主题电影展播暨思雅影视研读空间启用仪式在大学城校区举行; 12月2日,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挂牌成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