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历史沿革仲恺农工学校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先生光荣牺牲后,其夫人何香凝女士为继承廖仲恺先生扶助农工,为农工谋利益的遗志,她与詹似菊、邓青阳、郭威白等8人,提议于中山路旁拨空地一处,建筑仲恺纪念公园,其内附设农工学校一案
10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7次会议全体一致通过何香凝先生等关于设立农工学校的提案,并成立筹备委员会
1926年春,国民政府指拨广州市河南石涌口一带共250余亩地创立了仲恺农工学校及实验农场用地
学校初设蚕丝实习科、蚕丝本科
何香凝女士任校长
办校宗旨勉励师生贯彻执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7年3月26日,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
1937年9月,因广州局势紧张,学校迁至南海西樵山下官山圩
1938年10月21日,日寇攻陷广州
同日,仲恺学校校园校舍被日军占用为军营
日军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五个军事碉堡
1939年8月,学校迁至中山南屏乡(现隶属珠海市)
1940年2月,学校迁至澳门;9月,学校迁到粤北山的乐昌县西乡桂花村
广东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3年1月,学校以“经费短绌,势难支持”为由,奉当时省政府令准,改名为“广东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陈颂硕任校长
奉省政府令,迁校于粤本新兴县,在途中,新兴沦陷
师生分避云浮县宁波乡西区中学及广西贺县等处
同年10月,学校改迁罗定县松朗乡,借一座大祠堂为校舍复学
1946年2月,学校返广州原校址复办
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1950年1月,学校定名为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
1950-1953年间,对教育方针、传统学科、师生思想等进行了整顿和改造
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1954年春,学校定名为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
1962年,广东省在仲恺试行“社来社去”招生制度
文革期间,学校停止招生,停止毕业
1973年,复办仲恺农校
1980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3年6月15日,省农业厅向省政府递交《关于将仲恺农校改建为园艺学校的请示报告》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1984年8月20日,农牧渔业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将仲恺农校升格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的复函》
王震同志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题名校名
1985年起,学校招收专科生
1987年起,学校招收本科生
1992年6月27日,学校英东大楼落成典礼
1994年6月27日,学校图书馆举行落成典礼
1997年4月23日,学校科学楼举行落成典礼
2000年11月9日,学校南校门举行奠基仪式
2001年9月28日,学校南校门举行落成典礼
2002年12月3日,学校首个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仲恺(南海)信息学院获准设立
2003年2月18日,仲恺(南海)信息学院举行成立揭牌仪式
200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09年1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学校
2021年5月25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下发《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正式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