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沈 奇(1951-) 男,汉族,陕西勉县人
1981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现为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5年开始现代诗创作和文学活动,1986年后分力于现代诗理论与批评及文艺评论
迄今已出版诗集《天生丽质》(2012·北京·文化艺术版)、《沈奇诗选》(2010·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版),诗学文集《沈奇诗学论集·三卷·修订版》(200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文艺评论集《文本与肉身》(2007·西安·太白文艺版),诗评论集《谁永远居住在诗歌的体内——两岸论诗》(2009·台北·唐山版)等13种,编选《西方诗论精华》《台湾诗论精华》《现代小诗三百首》等8种
在海内外发表诗歌评论及文艺评论文章10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十余篇,并入选《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谢冕总主编)数十种重要选本及年鉴,部分作品和论文被翻译为英、日、德、瑞典、丹麦、捷克、拉脱维亚等多国文字
曾获《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陕西省首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08)、第二届“柳青文学奖”(2010)等
先后应邀参加“东京·2000·世界诗人节”、第八、第九、第十届亚洲诗人大会、第十二届拉脱维亚国际诗歌节、第十六届瑞典哥特兰国际诗歌节等
沈奇教授于2002年评定汉语言文学教授职称,2011年评定为国家三级教授
任职十年余来,先后被评聘为我校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至今)、校文科学科群带头人(2007年至2009年)、校内二级教授岗(2007年至2009年),并获校先进教师奖(2006年、2012年)
其具体重要业绩如下:一 教学成果任职十余年来,先后讲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化概论”、“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美学概论”、“中国诗歌欣赏与研究”、“台湾诗歌欣赏与研究”、“影视艺术欣赏”、“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九门课程,其中“西方现代文化概论”、“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中国诗歌欣赏与研究”、“台湾诗歌欣赏与研究”、“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为独自首开的新课程
所授课程年年修订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有机融入个人学术成就和海内外最新学术观点,教学质量上乘,深受学生好评
二 科研成果A.出版个人著作(7种)1、《淡季》·诗与诗论合集·香港高格出版社2003年11月版;2、《沈奇诗学论集》(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3、《文本与肉身》·文艺评论集·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版;4、《沈奇诗学论集》(三卷 ·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5、《谁永远居住在诗歌的体内——两岸论诗》· 诗学文集·台湾唐山出版社2009年8月版
6、《沈奇诗选》·诗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7、《天生丽质》·诗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B.出版个人编著(2种)1、《现代小诗三百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2、《你见过大海——当代陕西先锋诗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C.发表科研论文(2003——2012)在海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人文杂志》、《小说评论》、《当代文坛》、《南方文坛》、《思想战线》、《西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近30篇
代表论文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2011年第2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选编之《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6篇(2002年第9期、2002年第11期、2007年第7期、2009年第1期、2010年第1期、),入选《中国新诗年鉴》先后六卷共6篇
1.现代汉诗语言的“常”与“变”,9000字《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复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11期;2.《素直与清峭——品评钟明善其人其书》,3000字《中国书法》2003年第6期3.水一定在水流的上游活着:论麦城兼评其长诗《形而上学的上游》,9000字《作家》2004年第5期;4. 一意孤行——读于坚,4000字《名作欣赏》2004年第7期;5.我们需要怎样的新诗史----关于中国新诗史写作的几点思考,6000字《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6.秋水静石一溪远——论赵野兼评其诗集《逝者如斯》,5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7.澄明之境中的月光浴——王小妮诗《月光白得很》赏析,2000字《名作欣赏》2005年第1期;8.读诗札记(三篇),3600字《名作欣赏》2005年第11期;9.从“先锋”到“常态”——中国大陆先锋诗歌20年之反思与前瞻,6000字《文艺争鸣》(双月刊)2006年第6期;10. 执意的找回——古马诗集《西风古马》散论,4000字《名作欣赏》2006年第1期;11.晁海现代水墨艺术散论,4000字《中国文化报》2007年1月14日“美术周刊”版;12.读南方狼的诗,3000字《名作欣赏》2007年第1期;13.活在时间的深处——评杨于军诗集《冬天的花园》,4000字《星星》(理论·下半月刊)2007年第1期;14.印若居诗话,8000字《名作欣赏》2007年第3期;15.台湾“创世纪”诗歌精神散论,5000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复载《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7期;16.“意象的姿容”与“现实的身影”——简政珍诗歌艺术散论,5000字《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17.“太阳提着一袋自己的阳光”——严力诗歌艺术散论,5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4期;18.“说人话”与“说诗话”,3200字《星星》(下半月刊)2007年第7-8期;19.怎样的“口语”,以及“叙事”——“口语诗”问题之我见,5400字《星星》(上半月刊)2007年第9期;20.新世纪诗歌面面观,6000字《当代文坛》(双月刊)2007年第6期;21.重构:古典理想的现代叙事——评马玉琛长篇小说《金石记》,8000字《小说评论》2008年第3期;22.清境有为——品评李云集山水画,3000字《美术观察》2008年第3期;23.困境中的坚守与奋进——关于当代陕西诗歌的检视与反思,6000字《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24.诗心与诗性——关于“地震诗歌现象”的几点思考,3000字《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25.“动态诗学”与“现代汉诗”——再谈“新诗标准问题”,12000字《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复入选《2008中国新诗年鉴》(花城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26.回看云起时——当代陕西先锋诗选序,16000字《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09年第8期;27.一个“业余诗人”的自得而适——我的诗歌写作,5000字《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09年第12期;28.“自由之轻”与“角色之祟”——“新世纪诗歌十年”的几点思考,6000字《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29.痖弦诗歌艺术论,14000字《华文文学》2011年第3期复载《新华文摘》2011年第23期(转摘9000字);30.回到自信与单纯——有关新世纪诗歌的几点考察,3600字《诗刊》2012年第5期;31.不可或缺的浪漫与梦想——关于新诗与浪漫主义的几点思考,5000字《南方文坛》2012年第3期;32.摆渡者的侧影:仁者无疆——吴思敬诗学精神散论,6000字《文艺争鸣》2012年第5期;33.语言、心境、价值坐标及其他——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散议,4000字《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34.我写天生丽质——兼谈新诗语言问题,12000字《文艺争鸣》2012年第11期;35.肉身的迷途与灵魂的倒影——读法蒂哈的诗,3000字《文艺报》2012年12月28日“世界文坛”版;三 学术交流先后赴日本、加拿大、拉脱维亚、瑞典、丹麦、中国台湾地区、中国澳门地区,及国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主办的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及学术演讲20次,为扩大学校和本省学术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 学术身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诗年鉴》编委
四 获奖情况先后获得以下学术奖项:2003年,诗评论集《拒绝与再造》获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4年,论文《现代汉诗语言的“常”与“变”》获中国新文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年,获西安财经学院首届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奖特等奖;2007年,《沈奇诗学论集》三卷本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沈奇诗学论集》三卷修订本获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30年首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09年,论文《从“先锋”到“常态”——先锋诗歌20年之反思与前瞻》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0年,《沈奇诗学论集》三卷修订本获陕西省作家协会和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柳青文学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