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成果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成果建院以来,共完成科研成果671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78项,育成农牧良种195个,出版专著151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

小麦育种、玉米杂交育种、生物技术、大白菜不育系选育、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一些研究项目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累计创经济效益50亿元

主要科研成果和推广情况是:1.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 1972至1973年,俞启葆副院长联合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家沈其教授和西北农学院仇元教授,争取国家农林部和中国农科院的支持,成立全国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协作组,有23个科研、教学单位参加

先后在西北农学院和陕西省农科院联合试验,对陕西、河南、江苏、四川、山东、辽宁、新疆、云南等地的32个菌系进行鉴定比较,将棉花枯萎病菌划分为生理型Ⅰ24个菌系、生理型Ⅱ5个菌系和生理型Ⅲ3个菌系,为棉花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学术上、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2.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保存研究 由植保所路端谊研究员主持,1961年在海拔1600米的太白县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夏季条锈病实验室,采集、鉴定并保存黄淮麦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条锈菌菌种

1974年又争取国家农林部拨款,建成全国条锈病夏季研究中心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条中18、条中20两个新小种,揭示了当时的主栽小麦品种阿勃和丰产3号抗锈性退化的本质

“文革”结束后,全国原有条锈病研究单位因工作中断,菌种丧失,研究工作难以为继

陕西为保存菌种做出了独有贡献,受到国家农林部的表彰

3.作物虫传病毒病和陕北小麦下川问题研究 植保所朱象三研究员主持的研究组对陕北和渭北旱作农区的虫传病毒病进行研究

经过多项联合试验,重点对小麦的红矮、蓝矮、黄矮等病毒进行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与国家卫生部、天津劳动卫生研究所合作开展钾拌磷(即3911)残毒研究,共同制订出我国第一个剧毒农药钾拌磷用于小麦拌种的安全用药量和残留量标准

并以蒲城为中心,在渭北500万亩麦田实施药剂拌种、治虫防病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了陕北川坝地因媒虫和病毒疾病严重发生而不能种植小麦的问题

4.旱原耕作改制“四改三扩”研究 植保所李立科研究员在渭北旱原地区蹲点实践,把豌豆害虫防治研究方向转向提高豌豆产量的研究,历经10年,于1972年总结提出了提高豌豆产量的“四改三扩”新技术,主要是施足磷肥,改良品种,扩大豌豆麦和复种面积,并在试验区做出样板

实施“四改三扩”后,干旱农区由原来的三年四熟制改变成两年三熟制,增产效果显著

该项研究成果1972年送全国农林科技工作会议交流,为陕西省旱地农业研究和干旱农区低产田改造研究开创了新路

5.玉米自交系“武105”及杂交种“陕单一号” 由粮作所林季周研究员与西北农学院科技人员协作育成,是国内公认的少数几个优良自交系之一

以它为材料培育出了17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种和多个衍生系

以“武105”为母本培育的“陕单一号”高产、耐旱、耐涝、抗倒伏、适应性广

1975年陕西省种植面积225万亩,占全省玉米杂交种推广面积的21%

该品种在四川、甘肃、贵州、云南、河南、河北、广东等省也有一定种植面积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6.抗枯、黄萎病棉花良种“陕棉1155”选育 由棉花研究所王远研究员主持,用表现型差异大的品种与当地丰产性强的品种杂交,后代在致病力强的枯萎、黄萎菌种接种的病圃中连续选择培育而成

1978年育成后,河南、山西、江苏、湖北、湖南等省累计推广面积271万亩,增产皮棉1626万公斤,增收4878万元

19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7.线辣椒高产栽培与人工干制技术研究 1963至1970年,蔬菜研究所赵稚雅研究员在耀县菜区设点试验,摸索出一套辣椒高产栽培和人工干制技术,在陕西省14个商品基地推广,有40500亩干椒平均亩产由原来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以上

采用人工干制后,成品合格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出口量由500吨上升到1700~2000吨

1971年此项成果在广交会上展出,受到周总理重视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8.耕牛蹄腿肿烂病的研究 1975至1978年,由畜牧兽医研究所秦晟研究员主持,针对汉中地区多年来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开展调查研究

该病发病率高,死残率25%~50%

研究揭示了该疾病是由木贼半裸镰刀菌为主的真菌毒素引起的中毒病,并掌握了流行发病规律

该研究成果为我国牛病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为发病区类似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1979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9.苹果新品种秦冠 由果树研究所原芜洲研究员等科技人员经过近30年努力,以金冠作母本、鸡冠作父本杂交,通过有性选育而成

该品种具有结果早、丰产、抗逆性强的特点,已在全国27个省、市栽植,年增纯收益5亿元左右

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0.小麦新品种“陕农7859” 由粮食作物研究所宁锟研究员主持育成

该品种弱冬性、耐旱性好、抗倒伏、抗条锈兼抗叶锈、白粉、叶枯、黄矮病

三年省区试及黄淮区试41个点次平均亩产385.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2%

已在陕西、河南、皖北、鲁南、晋南、鄂西、青海等省大面积累计推广9000余万亩,增产粮食20余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1.黄土高原峁状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由朱象三研究员主持

该项目在米脂县泉家沟小流域通过六年的实验,使粮田退耕43%,粮食单产、总产均大幅度提高

在人口年增长9‰的情况下,仍保持人均粮食5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由169.5元提高到380元

林草面积由18%提高到50%,流失泥沙减少45%

该成果已在榆林地区大面积推广,为我国治理黄土高原做出了样板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2.陕西省畜禽有毒真菌及真菌中毒病研究 由畜牧兽医研究所汪昭贤研究员主持,通过研究基本查清了陕西省不同地区饲草、饲料有毒真菌相污染情况,分离鉴定出103种有毒真菌,新发现微小根毛霉菌病等3种条件致病真菌,新确诊7种真菌性疾病,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乳牛毛霉菌病与马黄曲霉中毒病,完成了黄曲霉素B↓1等4种真菌霉素的分离、提纯与测定

该成果对医学、兽医学和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3.辣椒新品种“8212”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庄灿然研究员主持选育

该品种具有抗病、抗灾、优质、高产等特点,亩产干椒300公斤,最高达400公斤,出口成品率90%以上

1986至1989年在陕、晋、豫、甘和新疆等省、区推广130万亩,净增值3.6亿元

199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4.小麦新品种“229” 由小麦研究中心宁锟研究员主持育成

该品种耐旱、抗病、优质、高产,在省区试和黄淮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19.2公斤和435.6公斤,比对照分别增产16.7%和8.2%,均居第一位

该品种适宜关中平原灌区、渭北高原南部及黄淮麦区种植

1994至1996年累计推广848.8万亩,新增产值4.07亿元

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5.普通小麦稳定自交结实缺体系统创制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 由小麦研究中心薛秀庄研究员主持

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创制出20个连续稳定自交结实的阿勃小麦缺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首次利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育成小麦新品种“陕麦8003”等

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6.秦白系列大白菜新品种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赵稚雅、柯桂兰研究员主持选育

其突出特点是营养品质优良,抗多种病害,丰产、稳定

已在全国10余个省区推广250余万亩,获经济效益10亿余元

该研究成果填补了陕西省自育白菜品种的空白,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