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单位简介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单位简介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现有职工313,其中在职178人、离退休139人

在职人员中有专业技术人员76人,包括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13,初级职称31人

拥有近红外品质分析仪、超速冷冻离心机、荧光生物显微镜、根系生长监测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大型农机具30余台套,拥有土地276.48公顷,固定资产总值4000余万元

克山分院是一个综合性农业技术研究机构

分院设有马铃薯育种研究所、马铃薯品种资源所、小麦大豆研究所、玉米研究所、马铃薯种薯种苗中心和实验农场等6个科研生产机构和5个行政科室

马铃薯研究立足全省,面向全国

建院以来育成了不同用途的马铃薯新品种20余个,其中包括国家级品种5个,品种普及到全国20余个省份和地区,应用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马铃薯资源保存数量达2000余份,为全国的主要育种单位提供育种材料

首先研究马铃薯主要病毒脱毒技术,并将该技术推向全国;小麦研究面向全省及东北春麦区,共计育成春小麦新品种70余个;大豆和玉米研究面向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及其生态条件与其相似的地区,选育了丰收号大豆品种28个和克单号玉米品种13个;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是新品种良种良法相配套推广服务,针对每个新品种进行密度、施肥、植保等综合配套技术进行研究

目前,克山分院拥有“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国家种质克山马铃薯试管苗库”和“国家黑龙江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中心(平台),还拥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的马铃薯国家级岗位科学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克山特早熟综合试验站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东北综合试验站等

同时承担着国家863重大专项、948项目、农业部科技支撑计划、行业专项、跨越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以及地、市、院级等科研课题共计30余项

克山分院至今共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19项,其中包括农作物优良品种194个,栽培、植保、资源等技术性成果112项

有7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5项、省部级奖55项

组织编写了农业科技资料书刊10余种,包括《中国马铃薯栽培学》、《中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目录》、《中国马铃薯品种志》、《春小麦生态育种学》、《马铃薯科学》等

据统计,成立至今,克山分院仅为黑龙江省新增产值就达650多亿元,是国家投资总额的650多倍,为本省的农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克山分院的几代科技人员在这块黑土地上,孜孜不倦、默默耕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3年以来,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农科院党组确定的“开放办院、开放办园”方针的指导下,克山分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科研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全院上下坚持“改革创新、求实发展”的全新理念,在矢志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谱写着克山分院的新篇章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