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中心工作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中心工作人才培养中心自 1994年开始招收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自1996年以来,在稳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同时,首创了面向全国招收数理金融与数理经济专业本科试验班的方案

该专业突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和规范经济学方法的培训,全面采用现代西方最新的英文版教材,要求学生同步攻读经济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

该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和数学基础,具备了利用现代最先进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因此,该专业不仅涌现出了许多留学美国名校的高材生,而且已经有许多同学在国内各高校任教、在研究院所担任研究任务,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任职

1996级(首届)数理金融与数理经济专业试验班的50名同学绝大部分在美国著名学府留学,并且在近年都将陆续毕业

中心自1999年开始招生的中西比较哲学专业试验班,依托国家哲学人才基地武汉大学专业点,发展目标在于培养一批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有知识、有思想、善写作、有创造性的哲学人才

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在西方哲学方面主要参考欧美大学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力图与西方接轨

在中国哲学方面则吸取传统的书院教学方法,精读儒家、道家、佛教哲学的原典

另外,还采用讨论班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有计划地聘请海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教学与国际学术的前沿问题保持密切联系

学生要求精通古代汉语、至少两门外语(英、德或法语),并能了解古希腊语、拉丁语的有关知识

这种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堪称首创,长期目标是培养一批学贯中西,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型人才,使之能够在未来的世界学术论坛上,跨越语言障碍,以较高的学术水平直接与国外哲学界对话

中心自 1999年开始招收的世界史专业本科试验班, 是依托国家历史学人才基地武汉大学专业点开办的教学改革试验班

该专业秉承改革、创新、求实之宗旨,力图构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崭新教学模式,为培养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世界史人才作贡献

该专业的教学将充分贯彻"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重思辨、善写作、精外文"的原则,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突出外语能力的训练和西方原典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两门外语,部分课程是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授的

武汉大学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久负盛名,吴于廑先生开创的世界历史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在国内曾经引起巨大反响,被公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体系

世界史专业本科试验班在发扬武汉大学既有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上,力求取得更大突破,学生不仅完整地学习和掌握通史课程,而且学习大量西方原文典籍、专门史、断代史和国别史,该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学术素养上的优势和潜力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保送推免研究生的比例在历史学各专业居首位

中心自2000年开始招收的国学专业本科试验班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创举

国学试验班由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和人文学院联办,旨在培养一批对我国传统经学、史学、文学的基本知识、基础典籍和治学门径有较深刻理解,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和外文,熟悉当今世界人文学科的大致走向,并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的复合型人才

该班的创办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教学模式上参照中国古代书院和牛津、剑桥导师指导阅读及讨论的方法;在教材选用上力求直接采用原典原著;在考核方法上采用闭卷与课程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形式;在师资来源上尽量扩大范围,邀请校内外、国内外名家作专题演讲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国学专业力图通过规范的高等学校学习,推动青年学子热爱、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典籍,为未来中国和培养世界输送新一代的国学人才

国学专业的首届学生已经毕业,并全部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自2005年起,该专业将纳入全国统招目录,准备在培养规模、培养范式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邹恒甫教授及中心主要人员已经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等一系列重要课题研究

中心主任邹恒甫教授一人两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多次与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机构合作主持承担重大项目研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作出显著贡献

邹恒甫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近 100篇,大大推进了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