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形成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Sub-CBD建设渐成高潮
CBD的衰弱和变迁城市副中心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源于中心区的衰弱和变迁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迁移、地价上升、用地功能失衡、环境质量下降、治安等各种因素,导致CBD出现空心化,从而呈现出由里到外的萧条景象
在我国,不少大城市由于人口郊区化和新型商业业态的竞争,CBD的地位虽不可轻易动摇,但其竞争力已大为弱化
这种现象称为CBD的衰弱和挤出效应
对CBD的功能补充Sub-CBD形成的另一个动力机制,来源于其城市中心区功能的补充和平衡
CBD的初始主导职能是中心商业职能,CBD的演化历史是不断充实中央商务职能和弱化中心商业职能的过程
Sub-CBD的兴建对CBD职能升级起到明显的补偿作用
随着CBD中央商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其部分零售商业职能逐渐由Sub-CBD来替代,当CBD进入以中央商务职能为主的阶段时,一些被CBD逐渐弱化的功能必须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寻找容身之处,以便平衡和完善整个城市服务功能的总体布局
这种演变机制,也称为核心CBD的外部经济性和核心CBD功能出现外溢而形成的扩散性
城市规模与形态的影响城市用地规模与Sub-CBD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城市用地超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出现Sub-CBD;城市规模越大的城市,Sub-CBD的数量相应越多;特大城市有可能拥有4-5个以上的副中心
城市形态对Sub-CBD形成的导向机制主要表现在组团式城市
受地形或水体等条件的限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城市地块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其CBD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因先天不足而难以在全市范围内畅达
各组团因难以得到核心CBD的全面完善的服务,因而在各自组团的优势区位形成较为综合的服务中心,其中,有些组团中心因其在规模、能级、职能层次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Sub-CBD纳入全市CBD系统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