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展厅综述山东博物馆主体建筑共有五层,分为展陈开放、宣教、藏品保管、业务科研、安全保卫与消防、行政办公、机电设备等七大区域,满足了博物馆收藏、展示、保护与研究的功能需求
新馆开设《汉代画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山东历史文化展》《孔子文化大展》《明代鲁王展》《馆藏书法展》《馆藏绘画展》《山东考古馆》《馆藏瓷器精品展》等11个展览15个展厅
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总长约2000米,展出各类文物4500余件,涉及玉石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0余个门类

基本陈列山东博物馆陈列展示区共有15个展厅,满足了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空间需要
综合服务区设有4个功能厅,分别是交流展览厅、学术报告厅、青少年实践活动厅和文化艺术品展示厅
一楼展厅山东博物馆一楼大厅常设有佛教造像艺术展、汉代画像艺术展及三个特别展厅

正厅正中设有孔子学堂及报告厅
一楼主展厅是佛教造像艺术展和汉代画像艺术展
《佛教造像艺术展》:佛教自东汉初年从古印度正式传入中国后,山东就成为佛教的重要活动区域,是中国最早出现佛教图像的地方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境内一批批重大考古发现,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佛教造像,特别是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佛教窖藏坑的发掘,大量造型精美、妆饰华丽的北朝造像重见天日
佛教造像艺术展选取近几十年来出土的部分造像精品,着重展示山东佛教艺术独创性
展览有两大主题,一是石雕造像文物,从艺术方面展示山东北朝时期造像的辉煌成就和独树一帜的造像风格

二是佛塔、经幢、造像题铭等其他佛教文物,从宗教信仰方面展示山东佛教的历史沉浮
《汉代画像艺术展》:汉代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木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描绘出汉代现实生活、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被誉为“汉代历史的画卷”

山东汉代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代表
它以质朴深沉的民族本土意识成为世界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山东博物馆藏汉画像石精品主要出土或发现于济南、济宁、枣庄、临沂等地

著名的孝堂山祠堂、嘉祥武氏祠、沂南北寨汉墓等画像石的代表作品通过不同的展示手法在此一一展现,斧凿间犹觉汉风扑面
二楼展厅山东博物馆二楼展厅左右两边;右边主要是山东历史文化展,一共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明清三个展厅来介绍山东的发展历史;左边为明代鲁王展和刘国松现代化水墨艺术馆
《山东历史文化展》:该展是配合山东新博物馆建成开放而精心制作的大型地方陈列,该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分史前、夏商周、秦汉至明清三大部分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这片土地上就生活着与“北京人”同时代的“沂源人”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十分丰富,以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谱系脉络清晰,说明该地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反映这一时期的文物展品,从远古蛮荒到定居农业,从粗糙的打制石器到工艺玉器,从简单的粗制陶器到精美绝伦的蛋壳黑陶,以各种角度映照出当时这里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山东地区辉煌的史前文明
《明代鲁王展》:该展展出的是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中的出土文物
1970年至1971年,由山东博物馆主持,对位于现山东省邹城市与曲阜市交界处九龙山南麓的鲁荒王陵进行了考古发掘

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等
该展文物既是鲁王朱檀王府生活的真实缩影,也反映了明朝时期的工艺制作水平,而且填史补阙,对于研究明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三楼展厅山东博物馆三楼主要展出的是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展,考古成果展,山东名人展等
《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展》:以大型实景的方式生动再现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这一生物界的壮丽场景
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展借助多媒体光影技术,演绎了动物迁徙的场景;多样化的展台呈现出非洲大陆的草原、雨林、沙漠、湿地等形态各异的自然风貌和地理环境;分门别类,多角度的介绍了不同食物链中的野生动物,使观众们了解到动物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种族本领
以寻找水源和食物为线索,展览详细阐述了野生动物迁徙族群的生命历程和自然意义
展览还融入了多种非洲元素,进一步刻画了非洲形象,令整个迁徙故事饱满而立体
此次展览的动物标本是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向山东博物馆无偿捐赠的,共有百余个门类、总计300余件珍稀动物标本,包括非洲象、河马、犀牛、非洲狮及尼罗鳄等多种大型珍稀动物
《考古成果展》:通过展示山东寿光市双王城遗址古代盐业遗址、高青县陈庄西周城址、沂水县刘家店子春秋贵族墓、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大墓、日照市海曲汉代漆木器和丝织品、汉代考古等重大考古成果,以及这些考古成果取得的过程
让大家感受并认识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文物和齐鲁文化的风采
《山东名人展》: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工程,目的是通过展示现代山东名家的风范和作品,将名人馆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馆,公众感染心灵、感悟人生的道德馆,山东名人成就的展览馆、捐赠奉献的博物馆、优秀作品的艺术馆以及山东精神的文化馆
“山东名人馆”首期为“王献唐纪念馆”“于希宁纪念馆”和“张登堂艺术馆”,展出三位名家捐赠的藏品或作品
接受的社会捐赠将分期分批展示
同时,名人馆期待更多的名家名品入驻
《山东博物馆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展出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展出馆藏明清官窑瓷器精品160余件
专题展览《清代初期山水画展》:以“清代初期山水画”为主题,汇集馆藏清初至康熙末年山水画作近六十幅,以创作年代为序展陈,并兼顾画家群体和绘画流派的风格特色,既有名家妙品佳构,亦不乏一般画家精心之作,或巨轴大幅,或小册长卷,形制不一,面貌多样,期望以此展现清代画家的风神旨趣,略窥清初山水画艺术成就之一斑
《中国海洋贝类展》:该展分为六个单元,集中展示了3000余件珍贵的贝类标本及贝文化相关文物,全方位展示了贝类背后蕴藏的文学、历史、医药、饮食、邮票等知识,是山东博物馆有史以来展出标本数量最多的自然类展览
临时展览2000年,山东博物馆与济南市长清博物馆共同举办了《济北王陵出土文物展》
2001年,山东博物馆与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了《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展》
2002年,山东博物馆与北京保利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勿忘国耻——圆明园回归国宝展》
2003年,山东博物馆与青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东方神韵——青州佛教造像艺术展》
2004年,山东博物馆与陕西兵马俑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济南)大型国宝文物特展》2005年,山东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馆共同举办了《金樽美酒骏马天骄——内蒙古古代酒文化展览》
2006年,山东博物馆与贵州省博物馆共同举办了《霓裳银饰——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同年与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了《故宫珍宝——清代帝后御用金银器特展》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