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品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品文物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

特制的葬具,仰韶彩陶文化代表器物

 刻划符号远早于甲骨文,是汉字的雏形,对研究汉字起源研究意义重大

 高41厘米,口径5.8厘米,是物理学重心原理和定倾中心法则最早运用

 长36厘米,器首蛇头形,匕身起脊,两面刃,锋端圆形,是青铜匕中的珍品

 周公在西周首都镐京制礼作乐,影响华夏三千余年,列鼎列簋就是周礼重要的表现形式

 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器物,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高14.1厘米,口径40.4厘米,腹深6.8厘米,重8.3公斤

盘腹刻“它”字族徽

 通高32厘米,通长33.5厘米,腹深12厘米

器、盖同铭各18字

 通高38.5厘米,重12.8公斤

以饕餮纹为主题纹饰,华美富丽,雄伟端庄

 通高32.6厘米,口径6厘米,圈足径8.8厘米,最大腹围39.7厘米

 秦始皇陵出土,俑面、颈部均为黄绿色,具有相当高的考古价值

 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

虎作行走状,昂首,尾蜷曲

 高5.6厘米,腹围1.9厘米

是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明证

   共出土三百多枚,直径5.6厘米—6.5厘米,总重约54.5公斤,纯度达95%

 重250克,值万钱,用于帝王赏赐、聘礼及大额交易和域外交往

 钱径2.6厘米,重9克,含金量95%,是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

 通高54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

构思精巧别致,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

 西汉后,铜镜铸造虽长盛不衰,但透光镜却成绝响,故十分珍贵

 高4.5厘米,宽4.35厘米

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印章

 安伽墓是中国境内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唯一一座“萨保”墓葬

 高8.4厘米,球形,绿色透明

出土于西安东郊长乐路隋舍利墓

 法门寺出土,释疑了何为“秘色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重大发现

 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存放于提梁银罐中,有黄宝石、蓝宝石、绿玉髓等

 圆形,素面,通体光洁,以子母口扣合,是唐代黄金加工工艺水平的代表

 高6.5厘米,口径28.9厘米,重2075克

现存时代最早、分量最重的金盆

 海内孤品

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重239克,溢彩流光,绚烂华丽

  高3.5厘米,长径13.1厘米,重174克

以摩羯戏珠为主题纹饰

 高2.1—2.7厘米,长4.1—4.3厘米

是古时道教投龙仪式中所用的法器

 长7.9厘米,高1.5厘米,厚0.34厘米

由两层金片剪裁合并成型,为装饰用梳

 高3.4厘米,口径9.2厘米

单柄叶芽形,下有三兽足,整体构图协调华美

 金开元并不流通,主要为皇室贵族游戏、压胜,或皇帝赏赐臣属之用

 流、柄与器身浑为一体,用一整片厚约0.1—0.2厘米的金片捶打而成

 高6.4厘米,口径7.2厘米

侈口,尖唇,八棱形杯体,束腰,器体厚重

 高5.6厘米,口径12.9厘米,壁厚0.13厘米

银质鎏金,煜煜夺目

 高6.6厘米,口径12.8厘米,壁厚0.12厘米,重414克,工艺高超

 高1厘米,口径13.4厘米,重140克

六曲形锤揲制成,盘底装饰熊纹饰

 高3.7厘米,口径12.6厘米,制作精巧,是中西艺术融汇的精美之作

 高10厘米,边长11.8厘米,银质鎏金,正方形,是唐代金银器精工细作的代表

 高19厘米,最大径22.5厘米

造型到纹饰深受波斯萨珊艺术风格影响

 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

历经千年仍然玲珑剔透

 高9.6厘米,口径3厘米

重172克

捶揲成型,通体涂金

 高1.4厘米,宽15.3厘米

六曲葵花形,盘心处剔刻飞廉,纹饰独特

 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共17件,最大的长19厘米,最小的长10厘米

 高0.9厘米,口径12.3厘米,重146.5克

桃龟寓意消灾辟邪、长生不老

 高4.7厘米,直径11.4厘米

壁厚0.1—0.21厘米

重290克

 高6.7厘米,口径6.9—7.4厘米,足径4.4厘米

重285克

 高5.4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4.2厘米,圈足高1.3厘米

重209克

 高25.2厘米,口径16.8厘米

盖面饰六瓣莲花纹,上有等距虎爪形三足

 通长28.5厘米,柄长19.1厘米,口径10.5厘米,重519克

 高11.7厘米,口径21厘米、盖捉手径12.8厘米,重1220克

  高8.4厘米,口径20.2厘米

器体厚实,造型饱满庄重,是唐代金银器精品

 通体捶揲制作

根据罐内留锈迹及残物判断,是盛放货币的储物盒

 共2件,一件口径4.8厘米,高6.3厘米;一件口径5.5厘米,高8.2厘米

  整体造型舒展大方,风格凝重典雅,是一件观赏性很强的室内摆设用具

 带跨背面都没有钻孔,不能悬挂蹀躞带,推测可能是一件半成品

 带饰共计25件套,除带扣外,每个构件上还附有金钉和鞓,为实用品

 蹍琢狮子纹饰,设计别具匠心,狮子或俯卧或行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通高2.9厘米,口径长9.5厘米,壁厚0.1厘米,圈足径长4.8厘米

 通高3.8厘米,口径10.1厘米

八曲长椭形,深腹,下附亚腰形矮圈足

 长径115厘米,短径72厘米,高46厘米

长椭圆形,中部下凹,圜底

 中西方艺术风格融汇的典型器物,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直径22厘米,金光银辉,华丽夺目,是唐代平脱镜中最精致、最完整的一面

  直径26.5厘米,环径20.6厘米

通体鎏金,圆形片状

大明宫遗址出土

 依照天神形象塑造,通过高矮强弱鲜明对比,表达正义必胜的主题

 面庞丰润,站姿优雅,体现唐代女性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用“三花”来装饰马,是唐代宫廷和贵族流行的时尚,也是良马和等级的体现

 由可分离的螺盏与盏托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均用天然螺壳制成

 古人配制祭红常加入珊瑚、玛瑙甚至黄金,但烧成率很低,故价值极高

 “祭蓝”又称“霁蓝”,器物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