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博物院展区布局第一部分 走向世界首先展示世界地图
图上圈圈点点的地名,表示华侨从流寓到定居的地点,他们的落地开拓之处
大厅中一艘艘仿制古代帆船模型,也揭示了华侨先祖漂洋过海谋生的辛苦历程,见证了契约华工的悲惨命运

两侧展橱的图片、资料,展示华侨走向世界的历程
第二部分 创业海外展出的仿制"亚答"屋和铁皮屋,揭示着华侨先辈投身蛮荒,开发土地,采矿筑路的艰难历程
在展厅中,还有仿制南洋旧民俗街,它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缩影

在街道上有腊像的人力车夫及人力车实物,主要表示早期华人、华侨创业海外的艰辛历程
还有华侨赠送的旧日常生活用品
及许多烈士照片和纪念碑,向人们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华侨华人抗战事迹
第三部分 融合当地华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方面,华侨保持自我,办华文学校、开华文报馆、保留祖国语言文字、传统礼俗和伦理道德,使中华文化在异国他乡得以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华侨学习和吸收当地文化、西方文化的养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和补益
华侨逐渐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共同创建美好的生活
第四部分 落地生根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侨面临政治认同的选择
绝大多数的华侨则加入当地国籍,效忠各自的国家
他们不再以三把刀(剪刀、剃刀和菜刀)卖苦力、当小贩等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而是提高文化水平、经营中小型或大型企业,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并取得成果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华人华侨,作为所在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稳定脚跟,富于进取的精神
第五部分 源远流长华侨虽然已选择了不同的国籍,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对祖国十分关切
他们的祖、父辈曾经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为故乡造福,为乡梓兴学校,建医院,办各种公益事业
表现他们爱国爱乡的热情
橱窗中有许多是华侨送的东南亚各国文物和工艺品,如泰国佛像、柬埔寨浮雕、印尼古乐器等,富于异国情调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