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综述截至2014年,沧州市博物馆藏有7000余件展品
收藏和展示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所出土征集的各类文物、标本、藏品,以及极具地域特色的大运河、渤海湾、杂技、武术和品类繁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现象
主要文物粉彩牡丹梅花纹天球瓶(清):1982年原沧州地区文物商店收购
直口,方唇,圆腹,圈足
颈及腹部绘有牡丹、梅花、灵芝图案,梅花枝茂繁密
足底有青花三行六字“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釉面洁白光亮,画工精细,设色艳丽,造型稳重大方
口径12.5厘米,腹围127.5厘米,底径22.9厘米,高54.8厘米
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组鉴定为三级文物
釉陶铺首衔环弦纹壶(汉):出土于汉墓群之一的串联冢
一组共8件,造型相同,均为平沿,敞口,束颈,斜肩,鼓腹,平足,腹部饰对称铺首衔环耳,腹部以下饰八道弦纹,施黄釉
其中3件口径17厘米,高34厘米;3件口径14.2厘米,高27.5厘米;2件已残
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组鉴定为三级文物
陶牛车(晋):1990年出土于盐山县杨集乡崔刘杨村
均为泥质灰陶,陶车为卷棚式轿,前面有门
二辕架于牛颈,牛头前伸,二角向前,圆腹,牛尾贴臀部,四蹄粗短,通体施白粉
车轮有十辐
陶车长44厘米,高26厘米,陶牛长26厘米,高13厘米
2006年经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
陶武士俑(唐):1987年盐山县韩集镇高窑村西约100米处的唐墓出土
立姿,浓眉,立目,高鼻梁,长胡须
头戴盔,顶饰缨(失),身披铠甲,腰束带
右手紧握胸前,手中有孔,左手斜插胯部,足蹬战靴
怒视前方,形象威武
高通54厘米
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级鉴定为三级文物
鎏金七世佛铜组像(唐):河间城上村窖藏出土
由佛像、花插、座床三部分组成
上部为七尊佛像,像均高肉髻,面丰圆,着双领下垂袈裟,施禅定巩结跏趺坐于圆莲座上,七佛肩部以上各有莲瓣形背光
下由七枝莲茎承托,插于束腰仰圆覆莲座上,底承长方形四足床
座床正面及右侧阴刻铭文:“三月廿二日为亡弟囗造囗造像”,“囗囗供养囗囗”
像高1——1.5厘米,通高8厘米
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组鉴定为二级文物
北朝思维菩萨像:石造像(北朝),共4尊,1986年出土于吴桥县新场村窖藏
造像单身立姿3尊,均为汉白玉石质
浮雕形式基本相同,通体有舟形背光,面方圆,双目微合,头戴方冠,肩帔巾,帔巾在腹前交叉,一件穿环
下身着裙衫
右手握一莲蕾,跣足立于覆莲座上
莲座下为长方形基座,三座背面、右侧面分别刻发愿文“大魏武定八年(550年)…...孙肱造……”67字、“武定八年张非利造……”42字、“武定八年赵乔女造……”43字
通高分别为75、63、51厘米
坐姿1尊,青石质,透雕,有头光,微前俯,双目微合,身着紧身衣,不着裙,右腿屈,平搭于左腿上,右肘支于右膝,食指触腮,左手下垂捂右脚,坐于柱墩上
通高38厘米
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组鉴定:3尊汉白玉造像为一级文物,1尊青石造像为二级文物
慈禧太后赐张之万“枢衡介祉”匾额(清):1986年南皮县原文保所长魏春阁捐献
匾为长方形,木质,四边刻云龙纹,正中书:“枢衡介祉”四字,中上方刻“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印1方
长246厘米,宽94厘米,厚5.6厘米
该匾是慈禧太后赐给张之洞堂兄张之万家门匾
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鉴定组鉴定为三级文物
张之万(1811——1897年)字子青,河北省南皮双庙村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以一甲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礼部侍郎、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东阁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职,工诗词、擅书画,书法雄峻秀逸,画得王时敏神髓,山水画与戴熙志趣相契并齐名,当时有“南戴北张”之称
纪哓岚文具箱(清):纪晓岚文具箱(清),有五层抽屉,抽屉均长39厘米,宽19.8厘米,高4.5厘米
总计19件文房用具,占据了其中的四层抽屉,空出的一层已不存
纪晓岚文具箱不仅做工精细,携带取用便利,而且其中每一件文具上都刻有铭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