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国画院历史沿革第一阶段为八十年代中的创业期
1985年,作为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的王西京提出了创办西安中国画院的设想,欲在全国第一个推行“自筹资金、开门办院”的理念,创新体制,广纳人才,增强活力
这是西安历史上第一所专业的从事中国画研究、创作、交流于一体的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画院还拥有包括北院门在内的下属艺术实体,为画院美术事业的开创奠立了基础
北院门144号古民居,原为明末清初一所官宅,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画院历经10年艰辛将其修复还原,现已成为西安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古民居和对外开放的一个旅游景点,并被国家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从1991年到1999年,在这9年里画院完成了体制建设、队伍建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创作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画院开始开门办院广纳贤才,2000年前我们共有院内外画家70余人
画院开始走出去请进来;主办了由马、新、日、美、意等13个国家48名学者和国内131名艺术家参加的"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开始坚持年年举办画展或个展、开始赴青海采风写生并把青海作为画院的永久写生基地
在这期间,王西京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并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画展,江文湛、郭敦、张玉民、刘原生、张湘华、刁呈健等老师在这个时期也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第三阶段为成熟辉煌期,从2000年至今20年,画院的各项事业,每年的艺术创作、交流、展览、采风等活动的频率、规模和水准较以往呈阶梯式增长
这个时期是画院新老交替的高峰期,很多老画家纷纷退休
为确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院坚持德才兼备、开门办院、以事业感召、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引进人才,体制内外相结合,把优秀的新鲜血液集聚到画院的事业中来,实现了平稳过渡交接,现拥有300余名老、中、青三代优秀画家,使得我们的队伍更具专业性与蓬勃活力
并成立有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女画家、当代、理论等七大研究室,业务办下分艺术交流中心、组联部、展览部、创评部、重大题材办五大职能部门,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