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业服务与参与程度现代人的活动十分讲究参与,当年“卡拉OK”的风靡一时只是例证之一
现在许多艺术形式在思考增大参与的参与程度,演员们演出注意了观众、听众的情感交流,演员不失时机地走下舞台到观众中去,部分表演让观众充当临时演员上场
出版者签名售书,让读者在电视节目里对新书讨论评点,如此种种,说明参与对文化活动成功之重要
那么,惟独博物馆事业就不需要群众参与吗?澳大利亚的动力博物馆中有一个讲电脑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展览,其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观众置身其中的奇异景观,让观众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而战争博物馆则不仅陈列了大量战争的史料实物,还设置了身处轰炸机中等虚拟情景让人体会
这些都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成年人也为之吸引,乐于参与
这个道理与电子游戏吸引人是相似的,孩子们喜欢作为一个主帅去排除重重困难“统一中国”,作为一个拳师去赢得胜利,这种强烈的参与感(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使他们甚至为游戏机荒废学业,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种参与感把他们导向正确的方向呢?澳门博物馆在这方面提供了服务,有良好的尝试,让孩子在参观后用触摸电脑问答历史问题,全对者电脑会立即开动,为你拍下一张胜利者的照片
而上海博物馆则让答对者得到一份奖品
参与程度也是靠相应的服务实现的,入迷的观众并不满足于购买一本图录(有些博物馆连这也没有)回家慢慢回味,而相应的复制、仿制品其实太少太贵,或者太粗太滥
一般博物馆的服务只考虑满足人们的视觉,或者最多兼顾听觉,却从不重视另一重要的感觉:触觉
而这一点对少年儿童尤其重要
最近美国一家博物馆与湖北博物馆的一个展览协议要求:除了放于展柜不可触摸的编钟真品,还得有一组复制品的编钟,悬挂于外,让人们可以触摸并敲击,很明显,这是不可或缺的体验
这一要求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我们的博物馆早就注意到这种需求了,只不过我们对此处处只会挂上“不准触摸”的牌子罢了
为什么不能改而提供这种服务,把“NO”变成“YES”,让观众得到更多的满足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