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计划白春礼观点最近的二十年,是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二十年,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发展到世界第一,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为我国科技跨越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1994年,中科院率先推出了面向海内外的人才计划—— “百人计划”,二十年来,为我国该院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新途径
一、抢抓机遇,先行探索,不拘一格广揽海内外优秀人才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
我国科技创新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由于历史原因,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偏大,“人才断层”现象日益凸显
1994年,中科院研究员的平均年龄为55岁,“代际转移”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80年代的“出国潮”导致大批优秀人才滞留海外,能否吸引他们回国成为我国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关键
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指出,“现在的这一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关键的一代”
中科院党组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启动了一系列加快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和措施,并于1994年推出“百人计划”,旨在到二十世纪末吸引百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
1994—1997年,“百人计划”起步探索
在当时经费紧张、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中科院从事业费中挤出专款,给予每位入选者100—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并设立特殊津贴,适当提高人才待遇
在遴选过程中,坚持公开招聘、按需引进、择优选拔,并通过定期检查和考核等方式加强管理
面向海内外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百人计划”尚属首次,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前四批有近800位海内外学者申报,最终有146位入选
1998—2010年,“百人计划”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1998年,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百人计划”得到财政部专项经费支持,引才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大
为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按照时任院长路甬祥优化和调整“百人计划”定位和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内涵和形式,设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引进全职回国工作的海外优秀人才;设立“海外知名学者”计划,吸引短期来华工作的海外人才;同时,设立国内“百人计划”、项目“百人计划”、自筹“百人计划”等,逐步形成适应不同科研活动人才需求、引才引智相结合的人才计划体系
2011年以来,“百人计划”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人才政策的新要求和中科院实施“创新2020”的需要,“百人计划”在政策和机制上继续进行改革探索
取消对入选者族裔和国籍的限制,立志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取消国内“百人计划”的地域限制,加强对国内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择优支持评审工作交由研究所,确保人才引进与研究所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截至2013年底,“百人计划”共引进培养优秀人才2145人,入选时平均年龄约37岁
9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主要来自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近1/3来自100所世界顶尖大学和59所世界著名科研机构
二、同心协力,精心耕耘,引进和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队伍“百人计划”二十年,成果丰硕、效益显著,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广阔舞台和发展空间,得益于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可谓欣逢盛世、恰逢其时
入选者们努力、敬业、甘于奉献,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创新成果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一批优秀人才成长为新世纪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十年间,“百人计划”入选者(以下简称“百人”)里走出了28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走出了52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培养了一大批担任“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
在汤森路透2014年公布的最近11年前1%高被引论文中,“百人”有24人,占全国的17.9%
“百人计划”还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如部分“百人”担任了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或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要领导职务
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
在2005-2013年两院院士评选出的92项年度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百人”有13项成果入选,占全国的14.1%
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铁基高温超导项目研究团队,5位主要完成人中有2位是“百人”
IPS细胞全能性证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发现和中微子第三种震荡模式发现等由“百人”领衔完成的重大原创成果都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8—2011年,在中科院发表的国际高水平论文前1%中,“百人”论文数占41%
促进创新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前瞻布局
2004年,在“百人计划”实施十年后,中科院研究员平均年龄下降到50岁以下,顺利实现了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
最近十年,中科院通过“百人计划”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前瞻布局,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新的增长点,如量子通信、干细胞、脑科学、超级计算等
同时,“百人”也给中科院的创新文化带来新的理念,提升了国际化水平
对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的实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我国最早启动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计划,“百人计划”开启了我国科技人才引进的先河,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改革探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百人计划”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陆续启动了一系列人才计划,很多都借鉴和参考了“百人计划”的经验和做法
“百人计划”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有一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始终坚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引进与培养相结合
立足创新实践,以事业凝聚人,以环境吸引人,以合理的待遇激励人,既为入选者提供启动经费,帮助组建科研团队,也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二是坚持高标准和按需引进
明确引进人才的遴选标准和岗位要求,建立严格规范的专家评审机制和公示制度,始终保持“百人计划”的良好品牌和声誉
三是坚持遵循规律、与时俱进
根据引进人才的特点,不断探索改进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持政策和评价模式
四是充分发挥院所两级积极性
建立“所自主决策,院择优支持”机制,赋予研究所更大的用人自主权,同时要求研究所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保障
三、着眼长远,革故鼎新,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
中科院党组积极部署,制定了《“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将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时期,中科院将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深化巩固人才强院战略,全面实施“新百人计划”
努力把“百人计划”打造成吸引和凝聚高端人才的重要品牌
按照《“率先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围绕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四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的人才需求, 遴选和吸引海内外一流科技人才
加大综合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大师
努力把“百人计划”打造成培养和造就下一代科学家的重要舞台
立足未来10-15年实现我国科技跨越发展的人才要求,更加注重在前沿交叉领域方向上发掘和遴选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实施更加有效的针对性培养和政策激励措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我国该院下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努力把“百人计划”打造成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
发挥“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和拓展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使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走向国际科技舞台,提升该院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