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我校社科界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会。副校长盛明科出席。我校社科专家,社科联委员、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旨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明确新形势下,我校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会议包括观看学习视频、深度研学、主题报告和交流发言等。
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共同富裕”等关键论述。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提到了战略新高度,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佑新教授作了《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旨报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能”、马克思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表示,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解决中国的现实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海燕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并详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着力点的三方面。商学院韩雷教授讲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推进共同富裕。法学部李喜莲教授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我们跳出西方法治现代化陷阱的理论灯塔。公共管理学院刘超教授立足公共管理学科,阐述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为新时代公共管理研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公管力量。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左稀副教授表示,观念的守正、理论立场的更新必须与实践立场的转变相结合;正确理解“集体主义原则”,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并在实践层面贯彻始终,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盛明科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我校全体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撑;要增强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坚定的举旗者、深度的研究者、积极的传播者,集中攻关,突出精品,扩大影响;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校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我校社科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做好理论研究和项目实施,推出一批富有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