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自旋-轨道光子学中的拓扑诱导相变
报告人:凌晓辉教授 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报告时间:2021/11/20 9:30-11: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946 694 206
报告邀请人:高东梁
报告摘要: 自旋可控的涡旋产生和自旋霍尔效应是光学中的两种不同的效应,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然而,虽然这两种效应的物理起源都归因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不清楚。本报告介绍圆偏振光束在突变界面散射时,随着入射角从零开始增加,产生从涡旋到自旋霍尔位移的拓扑相变。圆偏振光束在反射/折射后,包含两个分量:正常模式和异常模式,分别获得spin-redirection Berry相位和Pancharatnam-Berry相位。在异常光束内部,两类平面波分量获得具有不同拓扑性质的Pancharatnam-Berry相位,分别产生内禀和外禀轨道角动量(OAM)。增大入射角或改变光束束腰大小将改变这两种贡献的相对权重,使异常模式经历从涡旋到自旋霍尔位移的演化。通过设计一个特殊的超材料薄板,我们在实验上观察到了这种有趣的拓扑相变效应。与传统界面相比,其效率提高了数千倍。这些发现将先前发现的两种自旋-轨道效应统一在一个框架中,用更清晰的物理图景重新解释了以前的结果,并为理解其它物理系统中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提供了参考。
报告人简介: 凌晓辉,衡阳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12月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2013年3月至今,在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作。其间,曾先后在深圳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单位做博士后研究或访问学者。曾获202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入选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
凌晓辉教授的研究兴趣聚焦于光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结构光场的操控等方向,已在物理学和光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以第一作者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论文总他引20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课题十余项。另外,凌晓辉教授是光学、物理和材料领域30余家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