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暨武侠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二届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暨武侠文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23日,第二届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暨武侠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成功举办。该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主办,由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市南社研究会、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由苏州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大陆以及香港、台湾等海内外的70多名学者专家济济一堂,“苏州论剑”。

大会提交论文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对武侠文学具体史料的考据、文学版本变异的考察,也有对中国古典文学中武侠因素现代流变的考辨。有的从文体形式、评点与本文的互文性关系入手,深入讨论武侠文学的内在机制;有的则对武侠文学的经典作品、经典模式提出新观点。在武侠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会议从小说与漫画的媒介形式转化,通俗文学的市场化研究,通俗文学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等视角,对武侠文学进行深入讨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会议论文关注当代网络文学的武侠小说。通过对其女性叙述声音、抗战题材网络小说的继承等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显示了当代武侠文学研究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对当下发声”的理论敏感性,以及宽广的现实人文关怀。

23日上午,开幕式由苏州大学文学院汤哲声教授主持,苏州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尧教授致辞。接着,举行了姑苏文化名家・范伯群文化工作室挂牌暨微信公众号上线仪式。研讨会正式开始后,范伯群、徐斯年、刘国辉、宁宗一、刘勇、解志熙、杨剑龙、卜键、逄增玉、孔庆东等知名学者先后发言,对建立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的通约性,更好地实现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阐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中国武侠学会会长刘国辉对近年来的中国武侠文学创作与研究作了回顾和评析。他们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下午,周清霖、顾臻、张元卿、卢军、张乐林、陈夫龙等二十余位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研究者继续对武侠问题展开探讨,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网络武侠小说的女性声音、武侠小说的言情模式等问题展开论述。24日上午,陈墨、陈子善、李楠、马季、邱健恩、王立、罗立群、韩云波、叶雅玲、倪斯霆、辛晓娟等专家学者继续对清末民初短篇武侠小说的价值和影响、网络仙侠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思考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特别是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林保淳教授,以台湾新武侠名家孙晓的《英雄志》为解读对象,引发了在场学者“整合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武侠文学资源”的热烈讨论。最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吴福辉教授对诸位学者的研讨进行总结发言。

会议持续了一天半,各会场讨论热烈,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真诚交流。与会成员还参观了“中国南社文史资料馆”,了解了苏州在通俗文学资料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成绩。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后,部分与会专家还继续参与了《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栏目创办十年暨期刊发展学术研讨会。此次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暨武侠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对推进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深入武侠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都起到了良好作用,将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