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人物经历

刘盛纲人物经历1933年12月26日,刘盛纲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刘河湾村

1951年,从合肥市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电机系 

1953年,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转到到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电真空专业学习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7月,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沈庆垓教授的助教

1956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攻读苏联专家列别捷夫教授的研究生,并任专业翻译

1958年5月,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担任讲师

1960年,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微波电子教研室、微波电子学研究室主任

1978年,晋升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

1986年,担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

1988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更名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担任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至2001年4月)

2003年,获得红外毫米波领域的国际最高奖——K.J.Button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获此奖的科学家

2006年,被选为中国电子学会太赫兹专家委员会主任

2008年,创办了国际太赫兹在线杂志《THz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9月2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第41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IRMMW-THz)上,刘盛纲获得特别贡献奖,是中国首位获此奖的科学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