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热流分布图

汪集旸科研成就科研综述汪集旸在大地热流研究中,对中国集近千个数据分析,提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热流分布图式,并成图;对全球两万四千余大地热流数据分析,指出中国所在地北半球为“冷”半球,南半球为“热”半球,与之相对应的大西洋半球(“海”半球)为“热”半球,太平洋半球(“陆”半球)为“冷”半球,地球热场分布极不均匀

在岩石圈热结构研究中,对华北地区提出了岩石圈热结构模式,并恢复了中新生代热演化史;通过对攀西裂谷研究,确定其为中国第一个“热流省”;对东南沿海的研究,用大量事实证明,被誉为理论地热学三大定律之一的“热流(G)—生热率(A)线性相关律”不成立的新观点,并将中国大陆岩石圈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指出华北为“冷”壳“热”慢型的

在应用地热研究方面,对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福建、广东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概念;对矿山地热深入研究,提出中国矿山地温类型划分方案,以及矿区深部地温预测和灾害防治措施;对油田地热研究,阐释了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热背景及其相应的油气资源潜力,并依其温压条件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预测,指出稳定带的分布及其厚度

 学术论著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6部,其主要论著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Geothermics in China》《神奇的地热》《地热利用技术》《地热学及其应用》等

 学术交流时间学术活动名称举办地2006年7月“地下水资源与环境2006”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2008年9月第13届冈瓦纳国际学术大会 大理2010年首届中国能源高层论坛 2015年4月2015世界地热大会(World Geothermal Congress 2015) 澳大利亚2016年10月中国水利学会年会 成都2020年11月第18届地质灾害与减灾国际研讨会暨第4届谷德振讲座 北京承担项目时间项目名称项目类别2005年新疆地下水地表水联合开发利用 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2020年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科研奖励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等奖项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