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宣学科研成就科研综述

莫宣学科研成就科研综述莫宣学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创新性实验研究,首次提出计算任意压力下岩浆氧逸度的公式、含Fe2O3硅酸盐熔体密度预测模型及不同类型岩浆的P—T—αsio2—fO2关系图解,为建立岩浆演化综合热力学模型发挥了关键作用

长期研究青藏高原构造—岩浆作用,应用“岩石探针”的思路与方法,在揭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青藏高原巨厚陆壳成因与增厚机制、深部壳幔物质运移方面,取得了较系统的新成果

为了国家对矿产的急需,长期致力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特提斯成矿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提出“两套成矿系统、三大控矿要素”的理论概括及具体找矿方向  

学术论著截至2010年3月,莫宣学先后发表的论著中,有第一、二作者论著170篇/部

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70篇/部;SCI论文58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17篇、第二作者15篇;被SCI检索刊物他引929次,其中第一作者及第二作者论文分别被他引283次、370次;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他引1113次,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401次

主持完成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报告12部 

科研项目项目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来源1975年—1978年珠穆朗玛地区科学考察(1974)及罗布莎铬铁矿外围与雅鲁藏布蛇绿岩填图1986年—1990年“三江”地区火山岩与成矿研究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课题1991年—1995年“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及成矿研究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课题1992年—1995年青藏高原构造演化、隆升与岩浆热事件若干问题研究地矿部重点基础项目1995年—1997年西藏冈底斯带碰撞造山过程的岩石探针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1995年—1997年青海东昆仑中段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方向研究地矿部项目1996年—2000年西南“三江”中南段铜金等矿产快速勘查评价示范研究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专题1996年—2000年三江”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分区研究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课题1996年—2000年冈底斯带中段晚白垩世以来构造—岩浆作用、深部过程与高原隆升关系的研究地矿部重大基础项目课题1998年—2000年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年—2003年青藏高原碰撞过程及资源效应国家973项目课题2001年—2003年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项目2002年—2004年滇西若干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中深源岩石包体及其构造意义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年—2007年主碰撞带壳/幔物质交换作用与成矿效应国家973项目课题 学术交流2010年4月8日,莫宣学来北京大学高温高压实验室访问并指导工作,并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了题为《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的学术报告 

2012年10月22日,莫宣学应中科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讲学,作为“涂光炽讲坛”系列讲座第一讲,作了题为《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的报告 

科研成果奖励获奖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获奖人员2003年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优秀国内学术论文2005年西南“三江”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与勘查评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文昌、潘桂棠、侯增谦、莫宣学、李晓明、丁 俊、周耀军、王立全、杨伟光、吕庆田、杨夕辉、卢映祥、郭远生、徐 强、范玉华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