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泰科研成就

陈运泰科研成就科研综述陈运泰提出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和介质品质因数的实用方法应用与发展了静力学地震位错理论提出大地震震源过程中“质量迁移”、“震前蠕动”等观点

论证了滑动弱化在地震不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区介质的流变性对地震自身的重复性及地震序列类型的控制作用,介质与应力的不均匀性对地震断层的不稳定扩展与地震辐射的控制作用

揭示了中、小地震破裂过程的复杂性等 

学术论著截至2019年5月,陈运泰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300余篇(部)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2015.07《可操作的地震预测预报》陈运泰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3《中国大陆地球内部物理学与动力学研究 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60周年》陈运泰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06《地震危险性、地震危害与强地面运动》陈运泰,吴忠良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08《中国大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进展 庆贺曾融生院士八十寿辰》陈运泰等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10《地震参数-数字地震学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陈运泰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01《20世纪中国地震学》陈运泰,朱世龙,朱传镇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09《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陈运泰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09《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曾融生,陈运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4《地震学今昔谈》陈运泰等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09《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陈运泰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03《数字地震学》陈运泰等著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2《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陈运泰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10《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陈运泰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09《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陈运泰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10《地球与空间科学观测技术进展 庆贺秦馨菱院士八十寿辰》陈运泰主编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05《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进展-庆贺曾融生教授诞辰七十周年》陈运泰,阚荣兴等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1《地震矩张量及其反演》陈运泰,王培德,吴忠良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99.11《1995年7月20日怀来盆地ML=4.1地需用的破裂过程》许向彤,陈运泰等1999.09《1997年中国西藏玛尼MS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许力生,陈运泰1999.09《诮力隆的标度性质与需用源谱高频衰减常数》吴忠良,陈运泰1999.07《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海南东方震群的震源机制》周荣藏,陈运泰等1997.03《用数字化宽频带波形资料反演共和地震的震源参数》许力生,陈运泰1997.02《怀来盆地的构造应力场》许向彤,陈运泰等1996.06《合成地震图的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方法》李旭,陈运泰1994.08《青海共和地震震源过程的复杂性》陈运泰,赵明等1994.05《近震源宽频带记录的地震矩张量反演》吴忠良,陈运泰等1992.11《用水准测量资料反演1990年青海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赵明,陈运泰等1991.11《云南禄劝地震部分余震的矩张量反演》倪江川,陈运泰等1980.02《1975年海城地震与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陈运泰等1979.11《不对称双侧破裂过程的研究及其在海城地震的应用》林邦慧,陈运泰等1979.10《我国的震源物理研究》陈运泰,傅承义等1979.08《由瑞雪波方向性函数研究1974年5月11日云南省昭通地震的震源过程》陈运泰,刘万琴1979.07《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的位错模式》陈运泰,黄立人等1976.10《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震的震源机制》陈运泰等1976.07《巧家、石棉的小震震源参数的测定及其地震危险性的估计》陈运泰,林邦慧等1975.07《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陈运泰,林邦慧等1974.07《多层弹性半空间中的地震波 2》陈运泰1974.01《多层弹性半空间中的地震波 1》陈运泰学术交流时间会议名称举办地点1989年8月17日至9月1日第25届IASPE1大会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年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994年7月24日至30日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香港1996年7月19日至29日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澳大利亚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7日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印度1999年7月15日至8月1日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第22届大会英国伯明翰2000年9月23日至10月15日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伊朗2001年6月22日至7月1日第一届数字地球国际研讨会加拿大2002年10月18日至24日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会议印度2003年6月29日至7月12日第23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日本参考资料来源: 承担项目截至2018年4月,陈运泰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完成了国家攀登计划《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东亚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汶川大地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及致灾机理研究》等国家级重大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78年地震波理论全国科学大会奖(排名第一)1983年地震震源过程的理论研究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1985年唐山地震震源机制及震源机制解的数值方法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1987年地震震源过程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1988年《地球物理学基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1993年澜沧-耿马地震强余震的近场地面运动特性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四)1996年中国西南地区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1998年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在推动我国数字地震学研究中的作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02年制定地震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六)2003年核爆识别的倒谱判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05年东亚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地震学国际组织工作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