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安科研成就科研综述谢华安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测交配组技术”、“抗瘟性筛选育种程序”和“杂交水稻中稻制种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育成中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
主持育成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到2010年累计推广9.46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
谢华安领衔的福建水稻育种团队,在超级稻育种、航天育种、优质稻育种、抗稻瘟病不育系选育、两系稻育种、再生稻育种和栽培等方面,屡创佳绩
其中,优质稻品种“福香占”获得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
学术论著谢华安从1996年到2007年,10年发表40多篇论文,还出版专著《杂交稻育种与实践》《中国绿色农业》等
其中,谢华安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有十来篇
科研成果奖励截至2011年2月,谢华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85年杂交水稻组合"四汕优63"三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1986年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8"三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1988年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1991年杂交水稻新组合"V优63"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位)1991年杂交水稻早熟组合"V优77"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位)1994年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三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位)1998年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2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位)1998年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与利用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2012年杂交水稻恢复系的广适强优势优异种质明恢63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位) 培育成功"明恢63"三明行署科技成果特等奖(第一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