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逢春人物经历1978年2月,孙逢春考入湖南大学基础课部工程力学专业
1981年3月,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1月,从湖南大学毕业后,并考入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

1984年8月,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获得车辆工程硕士学位,之后继续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8月,前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车辆研究所联合培养(至1989年5月)
1989年8月,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博士学位,之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振动研究室讲师(1989年9月至1990年6月)、副教授和主任(1905年6月至1994年5月)

1994年6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国防科工委—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教授、主任(至1997年4月)
同年,入选国家教委全国“跨世纪人才计划”
1997年5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国防科工—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副院长、中心主任、教授(至1998年5月)
1998年5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国防科工—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技术开发中心院长、中心主任、教授(至1999年3月)
同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1999年4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院长、中心主任、教授(至2002年7月)
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2年8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至2016年01月)
2009年2月,担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2014年1月,担任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
2015年6月2日,顺利进入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第二轮评选
2016年2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至2016年9月)
10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监管平台主任、教授
2017年6月16日,顺利进入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第二轮评选
11月2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