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逢春科研成就

孙逢春科研成就科研综述中国电动车辆工程科技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电动车辆总体设计理论、系统集成与控制、一体化电驱动与传动、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及运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

创建了中国“电动车辆—充/换电站—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工程技术体系

主持实施了国际奥运史上首次奥运中心区零排放公交系统工程

领导组建了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以及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创建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监管平台;在电动车辆系统动力学、节能与再生制动控制、自动机械变速传动控制、电池系统与能量管理、电池箱自动快速更换以及电动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开发,取得了系列成果

发明动力传动系统关键技术,主持研制出中国首辆超低地板电动客车,实现残疾人轮椅无障碍上下车,使乘客上下车效率提高50%,该客车平台已成为行业设计经典,与21家企业技术合作实现产业化,主持研制的电动客车获国家首个产品公告,为中国电动客车技术国际先进、能耗水平国际领先、产销量全球第一做出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与环保效益

任总师主持开发混合动力—线控多轮分布式电驱动关键技术,研制出履带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原理样车、演示验证样车,完成水陆两栖性能试验和3000km可靠性考核,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该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推动了中国军用车辆动力传动技术跨代升级发展

发明电池管理、充/换电站、远程实时监控等技术,创建电动车辆运行标准体系,主持研制出国际首座电动商用车自动快速充/换电站,率先实施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和APEC等零排放国家重点交通示范工程,有力推进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出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地方政府—整车企业三级监管技术体系,创建新能源汽车运行唯一国家监管平台,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监管平台运行实施监管,为国家节能减排和财政补贴提供数据依据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电动客车和充/换电站成套技术与产品通过国际认证并首次出口欧盟 

学术论著截至2017年,孙逢春出版著作8本,发表学术论文210篇,总引6000余次,其中1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国家技术发明授权65项 

科研成果奖励孙逢春曾任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北京市“科技奥运”电动汽车开发、产业化及示范运行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奖励多项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获奖人员2004年一种电动车辆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产品及其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及在公交系统中的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履带装甲车辆电传动系统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0年电动车辆充电站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省部级二等奖2013年系列化纯电动专用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省部级一等奖2016年XX车辆机电复合混合动力系统综合控制及关键技术省部级二等奖2020年度车用动力电池多尺度建模、估计与最优充电控制理论与方法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胡晓松、邹渊、孙逢春、李升波、唐小林 电动大客车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动汽车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GM “中国汽车成就奖”二等奖声强测试分析系统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