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逢春人才培养教学思想孙逢春认为:人才的培养,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科学制定培养、培训规划,及时弥补人才能力素质上的短板,着力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
像屠呦呦、莫言、袁隆平、陈景润等人才的成长历程说明,杰出人才成长并不完全靠培养,要有智力、兴趣、毅力,还要有合适的机遇和环境
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树立人才培养的长远眼光
要合理建立高校评价考核机制,不能采用人才考评“记工分”“套公式”的方法,不能让教师、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受困于指标指挥棒,为论文而写论文、为专利而申请专利、为成果而总结成果
指导学生截至2017年,孙逢春已培养研究生97名,培养的研究生均已成长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骨干或领军人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总体组专家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北京市优博”1名,国家科技奖获得者10名
教学成果奖励2005年孙逢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还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