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林科研成就

李鹤林科研成就科研综述李鹤林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石油工业部钻井采油机械研究所和宝鸡石油机械厂工作期间,主持研制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无镍低铬无磁钢等12种新型钢铁材料,并充分发挥现有材料的性能潜力,使一大批石油机械产品减轻了自重、改善了服役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石油管材研究所(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工作期间,提出并建立了“石油管工程学”学科,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研究,使中国油井管实现了大规模国产化,油气管道工程由跟踪跃入国际领跑者行列 

1965年12月,李鹤林见到了“铁人”王进喜后,开始了石油机械用钢的研究开发和吊环、吊卡、吊钳的研制

李鹤林领导的石油管材研究所已成为中国国内外有影响的石油管工程研究基地及质量检测、认证和仲裁中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石油学会(API)的3个委员会中方技术归口单位 

学术论著1963年11月,李鹤林被石油部借调到北京,在赵宗仁工程师指导下编写《石油机械用钢手册》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鹤林先后出版专著和文集14本,发表论文300余篇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1999.0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院士文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鹤林集》李鹤林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09《石油管工程》李鹤林等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2《石油钻柱失效分析及预防》李鹤林等编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0《高强度微合金管线钢显微组织分析与鉴别图谱》李鹤林等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09《石油管材与装备失效分析案例集 1》李鹤林,冯耀荣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08《中国焊管50年》李鹤林主编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8《石油管工程文集》李鹤林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10《海洋石油装备与材料》李鹤林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11《李鹤林文集 上 石油机械用钢专辑》李鹤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06《李鹤林文集 下 石油管工程专辑》李鹤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11《石油管工程学》 李鹤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学术交流1978年3月,李鹤林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1987年6月,李鹤林和石油部机械制造局赵宗仁副总工程师一起参加了在美国新奥尔良市召开的美国石油学会(API)第64届年会,在会上发表论文《钻杆失效分析及内加厚过渡区结构对钻杆使用寿命的影响》

会后API决定采纳他们的成果,用于修订标准 

1998年6月,在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期间,李鹤林在机械运载学部的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石油管工程”的研究领域、初步成果及展望》的学术报告 

科研成果奖励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鹤林先后有26项成果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奖10项),3项成果被中国国外一批重要石油管制造公司采用,5项成果被美国石油学会(API)采纳修改标准 

获奖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78年“轻型吊环、吊卡、吊钳”、“无镍低铬无磁钢”、“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等四项研究项目全国科学大会奖成果奖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