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人物轶事望重南开1926年至1927年间

汤用彤人物轶事望重南开1926年至1927年间,汤用彤曾在南开大学执教

到南开时,年方33岁,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之时

其时南开大学成立不久,校长张伯苓和大学部主任凌冰正在海内外延揽人才,尤其注意学有所成的归国新秀

归国不久且小有成就的哈佛大学高材生汤用彤亦在收揽之列

1926年,汤用彤正式接受聘请,担任南开大学文科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汤用彤来南开是被寄予厚望的,一来便被委以重任

在现存南开大学“文科课程纲要(1925-1926)”中,可以看出,有关哲学的主要课程大都由他亲自讲授

其中包括逻辑学(形式论理学)、西洋哲学史、现今哲学、印度哲学史、实用主义、社会学纲要

与此同时,汤用彤与日俱增的学术造诣和成就也为其赢得了南开师生的推崇与尊重

1927年5月,汤用彤离开南开大学,赴中央大学哲学系任职

离校前,南开师生为他举行欢送会,充满惜别之情

然而,汤用彤与南开的缘分并未因此而终结,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时期,汤用彤先后担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等职,又同南开师生在一起,对南开大学哲学系的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围城前后1948年12月,解放军包围北京城

胡适离开北京的时候,给汤用彤和郑天挺留了一封信,大意说,南京已经来了几个电报催他走,他来不及和二位告别,北大的事情就托付你们二位照顾一下

胡适到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又派了飞机来接包括汤用彤在内的一批教授

很多教授没有走

原因就是大家觉得国民党腐败,跟他们走没有什么希望

胡适离开北京之后,北大一时没有校长,北大的教授就自己成立了校委会,并推选汤用彤做校委会主席

汤用彤在北京大学待了那么长的时间,对北大有很深的感情

1949年1月29日,北平和平解放

5月,北京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任命汤用彤为北京大学校委会主席

 晚年遗憾汤用彤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1949年以前取得的,这之后他就没有写出过像样的学术著作

汤用彤的晚年就是坐在家里不出去,自然也不接触社会,偶尔写一些考证的小文章,更多的时间是在看书,查资料

他阅读了几百种佛学著作,写了大约四十万字的读书札记,为他修改《隋唐佛教史》的准备

但是这项工作汤用彤最终也没有完成

早在昆明的时候,汤用彤就有修改《隋唐佛教史》的想法,但是因为去昆明途中大量资料都丢失了,修改也就无法进行,同时在那时他也已经开始了魏晋玄学的研究

确立这个方向的初衷是试图梳理印度文化传入中国之后的线索以及两种文化融会之后的相互影响,并且试图把佛教中重要的思想家纳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来

在晚年,汤用彤的内心世界是非常矛盾的

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想做重头的研究已经没有精力了,但是他又不甘心

从他留下的二十本读书札记来看,他是十分想修改《隋唐佛教史》的,但晚年已经力不从心了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