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昌人物专访我与阿拉伯世界的半世纪情缘12月4日,北京东交民巷,一处安静的公寓里,记者见到了前外交部副部长,中非友协会长,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领域资深外交家
77岁的杨福昌
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
简单的陈设,映衬出老人简约的生活品位
虽然年事已高,回忆起久远的往事,却依然条理清晰,分毫不差
外贸学院首个埃及留学生“最早我家住在老城里的关帝庙胡同,胡同很窄,骑自行车,两手一平伸,都能摸着两边的墙……”说起早年在家乡的生活,杨福昌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快乐
他告诉记者,他18岁进入天津的蛋品进出口公司工作,1954年,作为调干生考进了北京外贸学院学习外贸英语,1955年被派往埃及开罗大学留学,1961年毕业
1990年任外交副部长,1994年任中国驻埃及大使;1999年至2002年任外交学院院长
在北京外贸学院仅读了一年就被选派出国留学,是该学校第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
得知这一消息后,同学们都为他高兴
杨福昌至今保存着他临走时与同学们的合影,而那本放照片的小影集,盛满了美好友情的回忆
记者了解到,让杨福昌的命运发生重要转折的是万隆会议
当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中国政府正努力谋求在亚非拉世界结交更多的朋友
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活跃着周恩来总理的身影
会场上是热情的握手,会场下是与各国代表进行双边合作的磋商
其中之一就是与埃及领导人纳赛尔达成的中埃文化交流协议;双方同时决定在对方国家建立商务代表处
正是这个协议让杨福昌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派往埃及学习的留学生中的一位
与他同时派出的还有六人:其中有他外贸学院的同学顾中和,以及西北大学的一名教授
对首次派留学生赴埃及学习,周恩来总理给予了很大重视,他曾两次接见他们
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更多的是艰苦与平淡
曾学过一年多英语的杨福昌感到,比起阿拉伯语,不论是语法,书写,或是发音,英语都要容易学些,经过四年苦读,杨福昌在开罗大学文学院毕业
青年外交官1961年,29岁的杨福昌从开罗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从此他正式步入外交界,40多年里,他一直与阿拉伯世界打交道,与阿拉伯国家结下的情谊就更深了
他曾常驻的国家有埃及、摩洛哥、也门、科威特;他因此深谙这片以伊斯兰教为信仰、充满传奇故事、却又带着连年战争硝烟的土地;人们称他为“阿拉伯通”;他的经历中充满了阿拉伯气息和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故事
在四个常驻的国家中,他与埃及的情缘最深厚
因为他在这里待的时间最长,而且是青年时代,又是第一次看到外部世界
那段时间,他目睹了埃及经历的政治动荡
包括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及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以及后来叙利亚发生政变又退出“阿联”的历史,阿联这个国家只存在了三年多时间,却在历史课本上留下了她的印记
1962年,杨福昌离埃及到摩洛哥常驻
这个扼守大西洋入地中海门户的美丽国家,曾被古腓尼基商人称为“休养之地”,其风光魅力可略见一斑
好莱坞名片《卡萨布兰卡》的故事即以这里为背景
这个离欧洲最近的非洲国家,作为一个青年外交官,他从中深刻体会了作为外交官应有的素质和职责
1965年,33岁的杨福昌结束了第一阶段共达十年的阿拉伯经历,回到国内
重回阿拉伯世界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日益活跃
1973年10月,已担任外交部翻译室副处长的杨福昌被派往第三个常驻国家——也门,任使馆二秘
中国和也门是在1956年建立外交关系的,那时也门还是王室时期
中国一贯奉行的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在也门得到充分体现,所以也门1962年废王室建共和后,两国仍保持着良好关系
也门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所以中也在发展政治关系的同时,经济合作自然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杨福昌在使馆负责研究室工作,经济方面的调研也是重点之一
1961年,中国帮助修建的一条柏油公路成为中也友好的象征
这条路从首都萨那通往沿海城市荷台达,全长240多公里
而在这之前,曾有外国公司考察后认为这里山势险峻,不具备修路的条件
而中国人却修了
此路将首都与沿海连在一起,方便了交通,对也门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中国还帮助也门建了一所技术学院,为也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杨福昌一到也门就感受到也门人的友好,其中包含着对中国的深深感激,认为中国人确实为他们办实事,修公路,建学校,办医院,建纺织厂,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最急需的
1984年,杨福昌又被派往阿拉伯地区的海湾国家科威特,担任大使职务,他也成为在外交部阿拉伯语出身的第一位大使
在科威特工作期间,杨福昌与科方就科威特基金会向中国提供贷款、搞项目等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包括厦门国际机场、天津汽车厂等项目
这是海湾国家向我国提供的第一批贷款
1994年,杨福昌担任了第二个大使——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使
埃及多年来一直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中处于最重要地位,因此多任大使都是副部长级,如陈家康、黄华、柴泽民等
杨福昌在任期间,中埃关系发展又进入新的阶段,他曾接待和安排了江泽民主席和穆巴拉克总统的互访,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也去了埃及
这期间,大使馆每年有几十次大的接待活动
杨福昌在埃及常驻的后期,双方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中国帮助埃及搞一个苏伊士开发区,位置在苏伊士运河南端的入口处
这之前,埃及总理来华访问时对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的经验很感兴趣,决定学习中国的做法
在埃及期间,杨福昌曾多次演讲、参加研讨会,向埃及人介绍引进外资的经验,包括如何克服官僚主义,创造良好的硬环境软环境的重要,以及既自己赚钱还要让对方赚钱的经营思路
培养年轻外交人才记者了解到,杨福昌在大使卸任后,曾在外交学院担任院长
他经常给学生上课,有时用阿语为阿拉伯青年外交官讲课
在国外时间长,见多识广,杨福昌看国内的发展与问题更多些客观性,少些保守
谈到几十年外交官生涯,两任大使的经历,杨福昌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外交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国家的忠诚,有了忠诚才能在各种国际场合,各种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