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人文构造校训1938年12月2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第95次常务委员会决议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并周知布告
释义:“刚毅”见于《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
其刚毅有如此者”

“坚卓”源于成语“艰苦卓绝”
“坚卓”是指人的精神修养的一种境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所处的时代,正是强敌入侵、民族危亡之时

““刚毅坚卓”的是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普遍的大学精神的结晶
“刚毅坚卓”中的“刚毅”要求师生做一个无私无畏的人,即所谓的“无欲则刚”,对物质世界或他人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主体性,激励人坚忍不拔,刻苦自励,追求真理,建功立业;“坚卓”则要求人心之坚定,刻苦自励,勤奋学习,卓然成家,但又不慕名利地位,铁骨铮铮;不好为人师,不强为人师,而能谦恭和蔼,待人以诚,循循善诱,能移风易俗,成人之美
其目标就是保持人的主体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充分体现大学人文精神

“刚毅坚卓”,其内涵要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培养的人才必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校歌1938年10月,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第89次常务委员会决议,聘请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罗庸、罗常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编制校训校歌委员会委员,并请冯友兰为委员会主席
10月30日,校歌委员会讨论用罗庸的词为校歌歌词,但请已经毕业的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张清常谱曲

在广西宜山的张清常12月将完成制谱后寄交联大校歌委员会,得到一致通过,成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曲谱
《满江红》罗庸作词,张清常作曲[引]八年辛苦备尝,喜日月重光,顾同心同德而歌唱
[校歌词](满江红)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jiǎo]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勉词]西山苍苍,滇水茫茫
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凯歌词]千秋耻,终已雪;见仇寇,如烟灭
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
神京复,还燕碣! 校徽三角形的三等分,那一点是正三角形的三点合一,也暗含三角形的稳定性,上半年即已确定使用
校庆1937年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
这一天被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
校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旗,整面旗帜呈长方形,图案包括一个紫色的等腰三角形(南开、清华的校色为紫色),高为4尺6寸,底部宽2尺6寸,三角形上有黑色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字样(北大校色为黑色),三角形上下两腰各镶配一个白色直角三角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